导语:从苹果到三星,从富士康到顶新,外企台企逃离中国的情况屡见不鲜,不要让外企跑了的口号也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期冀,虽然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资金的往来和企业的搬迁应当是自由的我们没有理由随意阻止外企逃离中国,那么为何有这么多外企在逃离?
外资企业来华生产一般情况下选择的都是沿海地区,集中于天津、北京、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而这些地区由因为外资企业的存在而获得了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马太效应的促使下资源进一步向这些地区集中,最终不可避免的导致了房价的上涨,外资企业的财产一般以本国货币或者美元计价很少有愿意购买本地资产的因而房价的拉升加大了其产区的租赁成本;
大多数外资企业搬往中国的往往是高污染的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众对与环保的诉求,这些企业在当地也生产经营活动也受到一定影响;而用工成本更是涨势惊人,次贷危机之后,全球多数国家的劳动力的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水。但中国劳动力的工资增速未曾降低,多个年份甚至是全球第一。即便如此,中国的工人仍然不满意。去年格兰仕工人就曾打砸工厂,抗议工资低于他们的预期,最终演化成群体事件;与此同时随着民营企业和部分国企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对于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的力度越来越小,外资在华工厂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逃离中国也是应有之义。
同时我国日益健全的独特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令很多外企难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社保支付危机成为各地不可回避的压力,政府对企业为非户籍职工的社保缴费义务不再豁免。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近十几年,政府对经济强力干预,干扰了经济周期的调整作用,虽然从总体上控制了经济波动的幅度,但也让劳动力、土地等价格无法调整,长期上扬,而越积越大的泡沫使得众多外企深感不安,而这或许就是外资企业逃离中国的深层原因。
当然对于外资企业逃离中国我们不应报以恐惧或者敌视的态度。首先,产业升级是每个城市或地区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让低效率的加工制造业离去才能为服务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打出空间,而外资企业的逃离从某种程度上正恰恰说明了我国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壮大,曾经不可一世的外资企业已经沦为市场竞争中的弱者,最终被淘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随着全球化的扩张我们不应抱有传统的地域观念泥古不化,企业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都应该是值得被鼓励的,这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绚烂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