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直播首秀职场上对自己业务负责,才是最大的体面

罗永浩搞直播赚钱,很多人说:偶像崩塌,跌落神坛,放下面子,为了赚钱人可以多卑微。人才库
但对于老罗刷屏级的首场直播,很多人觉得大失所望的原因不是在于这。
而是因为对于一场直播带货而言,业务能力真的太差了。
1
成年人要放下面子
但要对职业心存敬畏
对于老罗来说,陌生的直播领域是他踏出舒适圈的一步,但这一步的确走得无比的荒唐。
做带货直播太不专业!
讲解产品不够专业、不够激情!
节奏把控不好,促销技巧不好!
没有感情,像一台复读机!
产品展示不到位!
说话太啰嗦,没亮点,没重点!
如果说这些问题只是作为一个直播新人都或多或少会遇到的通病,那把品牌名字介绍成竞品名字,ppt式讲解等低级错误的出现的确让人对他的能力吹不起来。
起码这些错误,都是在前期做好准备能够尽量避免的。
但整一场直播下来,老罗都显得手忙脚乱,在知道自己失误之后,鞠躬致歉:希望你看到我秃了头皮后,体谅老年人的痴呆。
看起来稍显心酸,但又觉得他对这份职业毫无敬畏心。
3小时成交11亿,对于很多十八线直播而言,真的是可望不可及的数字。
即使是同领域的李佳琦、薇娅,作为直播领域的顶流,依旧每一场直播之前,都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选品、控价、熟悉产品,他们巨大的成功是花费了3年,甚至是6年才积累起来的。
更不要提腰部及以下的主播,为了带货必须在直播时使劲浑身解数,一场下来嗓子都哑了,但老罗却靠着他首场ppt卖货全程划水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就像他轻描淡写说的那样“厂家拿着货来找我,然后由我选,确定之后,再由我进行忽悠”。
对于那些在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才能完成的人,这种忽悠,无疑是一种讽刺。
2
职场上对自己业务负责
才是最大的体面
有人觉得罗永浩作为曾经的理想主义代言人,去直播赚的是脏钱。可是做直播赚钱,跟做其它所有合法工作赚钱一样,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力所换得。
劳动没有贵贱之分,但不把自己的名誉与粉丝的信任当回事儿,确实不太体面。
如果老罗一开始愿意小试身手,先摸清楚直播逻辑,熟悉直播基本操作,再来招商变现割韭菜,观众可能还没那么大的抵触心理。
他就像那个考试不及格但却能够获得奖励的人,换谁都不服。
所以,当全网都在鼓吹鼓吹,中国朋克玩家老罗,屡战屡败,勇战直播间,放下面子努力赚钱,才是成年人最大的体面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同意这种说法。
业务能力不达标时,放下面子,就像猴子的耍戏行为,显得自己手忙脚乱,还犯各种低级错误,招人笑话。
而只有当你放下面子的同时也愿意拾起自己的敬畏心,在其位,谋其职,深耕业务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成年人的体面。
3
有哪些能力可以让自己
在职场发挥上更显体面呢?
?爱惜自己的羽毛
演员易烊千玺按现在的流量热度,完全已经跻身于超一线行列,人气与话题度都足够的高。
但他足够他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步步通过扎实的演技,证明自己的实力。
罗马不是一年建成的,过去做的事情,都在为自己的未来信用背书。
想要路越走越宽,积累口碑和人脉,需要打好基础为未来做准备,在职场和生活中做一名爱惜羽毛的人,越往上走,背负的责任越多,越不应该随意消耗自己的口碑。
?做好本职工作
这几年,董卿在各个节目中都表现优异,也常常在全网刷屏,是现如今当之无愧的国民女主持。
最近在《主持人大赛》中,更是凭着犀利的点评,屡屡冲上热搜。
但这亮眼的成绩背后,同样离不开从失败中成长,从风光中抽离,从进修中得到力量。
董卿曾透露过,她不管工作再忙再累,睡前也至少要读一个小时书。
工作中一丝不苟,积极进取,并在事后进行复盘总结;
这样长年累月的自律和积累下,才最终成就了这位满腹诗书的金牌主持花旦。
每份工作都是你成长的一个阶段,请尽可能地从工作里汲取养分,尽可能地成长,为下一次出发积蓄力量。
?凡事要提前准备
杨澜曾经说过自己是采访的“功课主义者”。
有次她采访做空小王子索罗斯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完很多大部头,从对冲基金到金融准则,从经济理论到政治哲学。
做好准备工作后心里有底,采访时得心应手,采访后才能做到宾主尽欢。
杨澜说,以每次采访平均功课量为10万字计,策划、采访、编辑等时间加在一起,上万个小时应该也是有的。
她还放了句狠话,“今天我敢说,只要给我足够时间准备,采访任何人都是可能的。”
很多人看似顺利的人生其实是有很多自我铺路的。
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能抓住风口的人必定是已经准备了很久的人。
?适度跨出舒适圈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只买自己看懂了的行业和,这是能力圈原则。
而“看懂了一个行业和”的定义是:能准确判断十年后这个行业是什么情况,以及十年后这个在这行业的地位。
世界上能赚的钱很多,但他不熟不做,不懂不买。他不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只专注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投资。
所以当他购买苹果的股票时,被认为违反了自我原则。
但我恰恰觉得,这是他在舒适圈之外学习很长时间的结果。
一个人能在舒适圈之外获得成就,不是贸然行动,说干就干的,是由他原本认知之外的学习决定的。
通过学习,扩大见识,加深理解,然后才有足够的见解去判断自己能否承受踏出舒适圈后所带来的风险,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