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历史人物的最后遗言,读来感慨万千


陆游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年后,因受秦桧的排挤而仕途不畅,又因坚持抗金而屡遭主和派的排斥。晚年回到山阴,因听到“嘉定和议”北伐的失败悲痛万分卧床不起,临终之际留下绝笔《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夏完淳
明末松江府人,自幼聪明有神通之称,“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和其父抗清,其父殉难后,随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16岁。身后留有妻子和遗腹子,出世后不幸夭折,一代忠良绝嗣。有诗云: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谭嗣同
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因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被杀。在狱中留下《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李鸿章
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洋务远动的领袖,晚清重臣。慈禧说他为“再造玄皇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中兴四大名臣”。但也是个富有争议的人物。1901年因签订了《辛丑条约》后大口吐血病逝北京。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欢迎关注讨论!
谭嗣同本可以逃跑,但他选择留下,要做中国变革流血牺牲第一人,他的死真的是轰轰烈烈,名垂史册。
汉人必须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