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观海:在绍兴城南秦望山,传说因秦始皇东巡登临观海而得名。
炉峰看雪:在绍兴佛教胜地香炉峰,因峰顶岩石,状如香炉而闻名。
兰亭修禊:指的是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携21位名人雅士,在兰亭曲水流觞,举行修禊。兰亭雅集,成就了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禹穴探奇:在绍兴大禹陵景区,是大禹王所葬之地,以山为陵。有禹庙、禹祠、禹殿、禹穴等景点。
土城习舞:指的是越王勾践被吴所败后,卧薪尝胆立志雪耻,在医治战争创伤、加强军备的同时,对吴国进贡称臣,其中还施一计,将西施、郑旦等美女送给吴王夫差,起“以惑其政,以乱其谋”的作用。然而西施在去吴国前,本为山村乡姑,越王派范蠡在会稽城东郊土城筑宫台,“饰以罗彀,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也就是说西施在“土城”花了3年时间,学习走路、礼仪、歌舞等。此古迹现已修复,在迪荡西施山遗址公园。
镜湖泛月:镜湖,即鉴湖。传说因黄帝铸镜而得名。今之鉴湖,是古鉴湖残留的一部分,地处偏门至湖塘一带。东西各有一跨湖桥,即东跨湖桥和西跨湖桥。南宋诗人陆游有诗云:“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说是就是鉴湖两岸的迷人风光。而“镜湖泛月”,指的是八百里浩渺镜湖上的皓月当空景致。
怪山瞻云:怪山位于绍兴城南“塔山”,又名“飞来山”。怪山曾有一个美丽传说。《吴越春秋》云,范蠡所筑之城既成,“琅琊东武山一夕自来,故名怪山。”《寰宇记》亦云:“龟山下有东武里,即琅琊东武山一夕移于此。东武人因徙此故里不动。”相传,越王勾践曾在此山上建“怪游台”以仰望天气,观察“天怪”。这里的“天怪”可能是天象之类,此台估计也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台之一。
吼山云石:在绍兴吼山景区,云石又称“棋盘石”,传说一对仙人乘鹤来此对弈而得名。云石凌空残立,上粗下细,顶托一椭圆形巨石,因常有云雾缭绕,故名云石。
云门竹伐:“竹伐”应是“竹筏”。在绍兴城南云门山若耶溪一带,旧时若耶溪与鉴湖相连,交通方便。陆游在《五云桥》一诗中注道:“往时镜湖陂防不废,则若耶溪水常满,可行大舟至云门。”由此可见,大舟可行,竹筏更能行。在若耶溪乘竹筏,游云门寺,就当时的一大景致。
汤闸秋涛:在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村。汤闸,指的是明绍兴知府汤绍恩所造的三江闸。明嘉靖十六年(1536)七月始,由其主持修建了我国著名挡潮大闸——三江闸。竣工于次年三月,历时不足9个月,费银5000余两。共28孔,以应天上星宿,故又名应宿闸。造好后起到抵御咸潮和调蓄淡水的作用,保护了当时萧绍平原80多万亩农田和生活环境。1979年在三江闸外2500米处另建新闸一座,代替老闸。老闸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横批:景区过小
越州是哪里啊
我都去过了。
你这是越城十景。越州就是绍兴,绍兴十景应该包括诸暨上虞新昌等地。好歹现在上虞变区了,应该加上上虞。思想太狭隘。
要独立,绍兴又不好加什么啊
除镜湖泛月比较大气、兰亭修禊比较名气其余休矣。
“十景”一般是指景点,有些景点独立存在,有些景点在景区之中,比如杭州西湖景区的 “西湖十景”。十景也会按时代审美观变化,和环境演变而不断取舍。比如绍兴历史上还曾经有过著名的 ”越中十景“。
好巧哦,不是九景,不是十一景,刚刚是十景。
明 张岱《夜航船》有记载的。
所以才叫越州十景,而不叫绍兴十景
绍兴在宋高宗赐名之前叫越州
绍兴没有什么景了,最多就是老祖宗留下一点什么遗迹,然后再渗入大量的现代人造景点,骗骗外地人而异,嘿嘿。
凑凑刮刮
哪个地方的景区不是骗骗外地人的?
绍兴就是越州,越州就是绍兴,越州应该还包括萧山和余姚。
其实最合理的应该叫越州都城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