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发展动能的释放!


196万平方米,这是越城区年初设定的全年拆迁量。这是一个曾让很多人不敢相信的数字,因为,这相当于越城区过去十年的拆迁总和。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仅仅过去4个月,便已经完成166万平方米,其中包括米行街、东光村、则水牌等十几年没有啃掉的硬骨头。
这样的势如破竹,越城区是怎么做到的?其实,如果站在大城市的坐标上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速度的背后,是站在城市发展动能转换的风口上,越城区蓄积已久的发展渴求。
八千亩地的空间想象
有限区域谋求无限发展。天时、地利、人和,越城区适逢其时。
2013年,大城市建设吹响号角,三区融合尘埃落定,对越城区来说,这是一个风口,将其推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长期以来,越城区区域面积狭小,老城又是2500多年历史文化名城,可腾挪、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成为越城发展之痛。
位于运河和东鉴湖畔的皋埠镇,享有“银皋埠”的美誉,与“金柯桥”齐名。但如今,她已被柯桥街道远远甩在了后面。地理位置不错,但多年来一直处于发展的“中场”阶段。“手脚被土地捆住了,旧的去不了,新的进不来。”而在这次拆改中,皋埠仅用39天时间就完成了沿东鉴湖三个村的拆迁,腾出了1250亩土地。有了土地,空间就打开了,沿东鉴湖一个集文创、旅游、高端制造业于一体的现代生态产业园正在规划中,已吸引了很多企业入驻。
皋埠镇只是一个缩影。这次拆改腾出来的8000亩土地,对整个越城区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霖,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从环境空间来说,将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与柯桥、上虞两区实现连接线的无缝对接,实现环境融合。如越城区东浦镇与柯桥接壤处,一直因为蔡江、向阳两个自然村的存在而让区域间的环境落差分外强烈。这次总投资9亿元拆改后,两个区的地界将不以“脏”与“净”为界,从环境空间上实现融合。
从要素布局来讲,拆改腾出来的空间让要素的转移成为可能。如灵芝镇的洋渎与小观两个村,一直像一块狭长的补丁一样嵌在镜湖新区的南北连接处,成为视角和空间的败笔。这次拆改中,洋渎与小观成为第一块率先啃掉的硬骨头,为镜湖新区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生命健康等高端制造业腾出空间。
从城市功能来看,早先的规划顺利落地。虽然“南闲”规划早就实施,但城南街道因为城中村较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这次随着东光村先行拆除、“垃圾街”夷为平地,建设、配套和管理也将同步跟上,为“南闲”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业经济是重要保障,“腾笼换鸟”是必由之路。在今年初的越城区党代会上,越城区提出了“四看五跃升”。如今,这一切正以拆改为突破口,紧张有序地向前推进。区委书记徐良平说,越城区要体现主城区的带动能力,城市能级一定要提升,大民生、大基础、大环境、大建设、大项目,一个都不能少。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至关重要。
首善之区的活力支撑
首善之区,实力是第一要素。
越城区领导班子换届以后,就一直在琢磨,用什么方法,让越城区的发展活力快速释放?
一月初召开的“项目三进”行动动员大会,谜底揭晓:全区上下开展以“招商项目优进”、“建设项目推进”、“拆改项目快进”为重点的“项目三进”活动,作为开创越城经济新局面的破窗之举。
如果把这“项目三进”当成三个按钮,“拆改项目快进”就是那个先行启动的快进键。
今年一季度,越城区三个工业数据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增幅之大让人振奋。是什么激活了越城工业经济?在探寻这个“密码”时,我们发现,越城区三个第一的增幅,并不来自于传统产业,而是在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三个指标上实现的突破。这三个维度,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侧面,来源于越城区先进制造企业越来越高的科技含量。高科技含量企业在越城区越来越多,这其实与越城区大刀阔斧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关。
作为绍兴大城市核心区,越城区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腾笼换鸟。“三改一拆”摧枯拉朽般推进,为招商优进与建设推进腾出了空间。
航天芯通军民融合孵化基地建设项目是越城区今年重点推进的一个高新技术项目。根据规划,包括智能传感器、智能城市、无人机、石墨烯等在内的24个军民融合项目的产业化将在今年陆续展开。“这一项目的落户,不仅为高新区这一领域的发展搭建了平台,也为本地民资参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提供了一个新渠道。”越城区(高新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5月20日,总投资达29亿元的脑智科技项目在镜湖国科小镇正式动工。总规划用地约220亩的该项目是越城区对接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推进生命健康产业的重大战略成果,建成后,将填补我市高端生命健康产业的空白。
同一天开工的还包括黄酒文化国际交流中心、镜湖梅南路西延工程、稽山街道老小区整治改造二期等11个项目,总投资达123.5亿元,涉及先进装备制造、生命健康、基础设施、高端商住、文化特色产业等多个领域。
记者在采访中与越城区委、区府办、乡镇等多个层级的干部进行了交流,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急切的姿态和做事的活力。每个乡镇、部门、开发区都以你追我赶的态势启动创新思维,结合各自特点和难点打造“独门秘笈”,整个越城区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需要有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