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业态市场前景被看好,但仍有一些不足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开业大型商业项目高达504个,总体量约4600多万平方米,开业数量创近历史新高,2018年合肥拟开业购物中心约13个,可谓是竞争激烈。
客流量是考核购物中心的首要指标,而在电商冲击下,体验式消费成为王道 。相比于成人,体验式消费对儿童的吸引力更大,儿童业态相对于其他业态在抗电商吸引客流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合肥几乎所有新开的购物中心都有儿童业态。儿童零售、儿童服务、儿童教育、儿童体验项目在各大商场都很常见,孩子王、悠游堂等品牌被大众所熟知。 甚至一些购物中心在儿童业态入驻后重焕生机,例如,合肥西环中心广场曾频频改名仍不景气,在根据市场情况以儿童业态重新定位后人气渐渐增加;沉寂的元一商圈也通过主打儿童业态,差异化经营改头换面;众悦广场三楼引入艺朝艺夕等儿童教育品牌,让沉寂的商业体渐渐引人注目。不仅如此,万达打造宝贝王儿童乐园,碧桂园也瞄准儿童经济,斥亿元打造全国最大室内亲子探索乐园。儿童业态几乎成为新增购物中心的标配。
儿童业态以“1+n”的形式带动家庭消费。70后、80后仍是购物中心的主流消费者,这部分人群不仅消费能力强,且家庭消费重心逐渐转移至后代身上。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庞大的儿童人口将成为儿童业态发展的巨大动力。
儿童业态用户粘度相对较高,能够拉长客户在购物中心停留的时间,刺激客户的潜在消费。
儿童业态市场前景被看好,但仍有一些不足。
(1)儿童业态承租能力低,不是赚钱业态,赚的是人气。
(2)儿童业态硬件要求高,消防标准更严格。
(3)同质化问题。
购物中心想要更好地利用儿童业态需要:
(1) 正确认识儿童业态的引流效应。购物中心要拿出20%的面积给能够吸引客流的主力店,带动80%业态的经营收益。
(2) 明确定位。需要做详细的调研、判断,儿童业态硬件要求高,明确定位后,购物中心在建造时应考虑到这些问题。
(3) 创新,寻求差异化发展。可以发掘区域特色,与更多科技产品结合,加强亲子互动,提升父母体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