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走向管理,
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作战,
从被带领者走向带头人,就要关注团队成员对整个团队的归属感。
为什么要提到归属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问一个问题:企业的根本是什么?
有的人可能觉得是效益,因为没有效益,工资都发不出去,企业就没法运转;
有的人觉得是技术,因为没有技术,企业可能就没有办法在市场上立足;
有的人觉得是项目,因为没有项目,企业就失去了利润中心。
的确,效益、技术和项目都很重要,但他们还不都是根本。
企业的根本是员工。企业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需要由人来完成的;
同样,企业所从事的活动,也都是为了员工。
一个企业,无论有多么好的产品或者服务,最终都是需要通过员工来提供给客户的。
同样,对完成既定目标的项目团队来讲,团队的根本也是团队成员。
如果员工对企业心存不满,在实际工作中,必定带有情绪,
而带着这样的情绪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样会让客户也心存不满,从而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同理,如果团队成员对项目团队心存不满,在项目的实际执行中,与各方的接触必然存在摩擦,对项目进度的整体推进不利。
那么,如何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呢?
打造团队文化,或者,作为团队带头人,你要塑造带有你个人风格的团队文化,用团队文化来团结每一个成员,提升员工归属感。
良好的团队文化可以使团队成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工作,这样,团队成员之间彼此信任,互相鼓励,在这样的氛围下,团队的创造性和潜力得到极大的激发,业绩当然也会显著增强,团队成员的团队归属感也更强;相反,如果是不好的团队文化,成员之间关系冷漠,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部门之间互相推卸责任,则很容易导致团队的内耗,使团队目标无法实现,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则几乎等同于没有。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团队领导个性的不同,也决定了团队文化和凝聚力的不同。就比如在《亮剑》中的独立团一样,在原来团长孔捷手中,屡战屡败;而在李云龙的带领下,则成为了一个尖刀团,不管遇到任何对手,都敢勇于亮剑。
结合一个项目,聊聊团队文化和团队凝聚力的慢慢打造:
我们有一个在外地的项目,项目组提倡的团队文化包括:
项目组是一个家,能给你所需的帮助和家的温暖;
项目组是一个学校,开拓延伸你的知识领域;
项目组是一个军队,奖罚分明,纪律严明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因为这个项目是在外地,而项目团队成员都是离开家到外地工作,而且几个月才能回去一趟;
所以项目组尽一切可能为团队成员营造家的感觉和温暖。
项目组除了集中解决团队成员的住宿、饮食问题之外,在重要的节日,比如八月十五中秋节,统一由项目组组织大家过节,用其乐融融的氛围感染每一个人。在解决了团队成员的后顾之忧,提供了完善的后勤服务,为成员营造家的感觉,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同时,用团队文化来加深团队的向心力,团队成员才会觉得在这里工作有意义,进而增强对团队的归属感。
在基本的物质需求,比如食物、衣服以及住房条件得到满足之后,其他的需求会出现,员工会希望得到安全,这个安全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合同或者是一个固定的收入;更高一层,是归属感和尊重;在金字塔的顶部,是自我实现。在实际情况中,不管是提供统一的食宿,还是其他的后勤保障,都是基于基础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满足其他的需求。在自我实现这个层面,通过项目的锻炼,实现团队成员个人的成长,让成员的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提高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成员个人的潜力,满足团队成员自我实现的需求。
基于满足团队成员个人成长的需要,提出了项目组是一个学校的理念:为了扩大项目团队成员的知识面,项目组不定期的组织大家进行业务学习,包括合同的学习、工艺技术的学习、基础管理知识的学习、各专业之间的互相学习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团队成员扩大了知识面,了解和学习了不同专业的知识,帮助成员提高自身能力,实现个人成长。
我们知道: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忠诚,是一种成本很高的行为,绝对不可能依靠强迫得到。
而归属感,则是忠诚的基石,只有成员有了归属感,对团队的忠诚度才高。
如果你想要成员的付出,那么,就需要首先对成员进行投入。
尤其是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完全是依靠脑袋里面的知识赚钱,而脑袋里面的知识,是看不见的,必须团队成员愿意把它奉献出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