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农村电商瓶颈的对策分析

农村电商在目前来说也是热门话题之一。首先是国家政府大力支持与推进,把农村电商作为助农脱贫的方法之一;其次就是以马云为代表的各大电子商务平台轰轰烈烈的在全国各地农村布局,以至于目前各个行政村都有农村淘宝店或其他平台的农村店。
遗憾的是,经过两年多来的热度之后,似乎农村电商并没有取得助农脱贫的效果,甚至根本没有几个地方实现助推农产品上行。就是之前跟随发展开起来的农村电商店如农村淘宝店的,如今也所剩无几了。
出现了这样的结果,政府部门及专家学者都在思索与总结,得出的基本一致的结论就是:造成如今如此结局的原因就是物流与基本配套设施跟不上农村电商发展的需求,造成农产品上行的成本太高,从而无法实现通过电商解决农产品上行的问题,也就是所谓扼制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这个结论确实非常正确,也是今后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虽然这是很正确的结论,但还不是真正造成农产品上行难的根本原因。
我个人认为,造成农产品通过电商解决上行难不能实现的首要原因是规模化种养殖的规模还不够。大家都知道,电商销售的的商品,一是要有稳定的货源资源;二是商品都是标准化。如果达不到这两个条件,电商平台是不会销售的。而农产品如果不是规模化种养殖,是很难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所以,想要通过电商解决农产品上行难的问题,首先要实现农业规模化种养殖。
其次,农产品是一个同质化比较强商品。华东的大米跟西南的大米没多少区别,北方的猪肉与南方猪肉没有多大差异,就算是有所不同乃至属于区域性特产,消费者担心买到的不是真品。因此,农产品无法按照品质不同而价格有所区分,就算是品质优良的产品,价格也很难上升。所以我个人认为,除了实现规模化种养殖而外,还得根据自身产品的特征及与众不同之处打造自己的品牌或地方品牌,唯有如此才能让消费者免除高价买到假货的担忧,从而实现按质定价的目标。
农业规模化种养殖,村级公司就可以完成了,但打造品牌却是一个专业化的事情。先不说村级公司是否有实力打造品牌,村级公司所生产出来的的产品本身就比较有限,就算品牌打造出来了,量还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打造品牌的事情最低限度也得交由乡镇级公司来进行。乡镇级公司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情况,规划好产业(种养殖品种)布局,并制定相应的种养殖标准,指导村级公司进行生产,从而保证产品品质。其次,乡镇级公司根据产业情况申请商标,需要包装的产品还要设立好与地方特色的个性包装,并做好品牌宣传。最后将整个乡镇所有村级公司所生产的农产品进行统一销售。最后再来说说物流和配套设施的问题,只要有乡镇级公司对所有该乡镇村级公司进行统一管理以后,物流就可以与现有物流公司合作,必要时自己配置一两台物流车,负责将产品送到县城即可。而配套设施投入最大应该是冷库,但一个乡镇建设一个冷库应该还能承受得起。
综上所述,突破农村电商的对策就是将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和专业化。只要实现农业“三化”,农村电商助农脱贫致富就一定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