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这两天,一张照片在网上火了……网友@叫我阿阿阿阿婷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图,拍摄于合肥阜阳路大润发门前。由于画面太过搞笑,瞬间就火了!不过,小编很认真的提醒大家,带小孩儿可不能如此大意!另附儿科女医生的忠告,有宝宝的朋友们一定要看仔细,都为大家画成漫画了呢!
这张图是这个样子滴:
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 ……
孩子一脸迷茫,
我的伞呢?
奶奶,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
PS 高手们也闻风而动:
毫无违和感,有木有?!
玩笑归玩笑,笑过之余,我们也要反思。最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一位儿科医生李超男把见得最多的案例、遇到的最多的状况、每天生活的点点滴滴和一个儿科医生最想说的话总结为“十不要”并画成漫画,提醒家长!
1、不要带孩子去存在潜在危险的地方
三岁的宝宝去妈妈工作的工厂玩耍,不小心掉入生化池。虽然这是一个被中和过的盐酸生化池,宝宝还是吸入性肺炎、结膜损伤……
2、不要带宠物时不考虑孩子的安全
2岁的宝宝在与宠物狗玩耍的时候,被狗咬伤鼻子和嘴巴。损伤较严重,缝合后不可避免留下痕迹。这种伤害很常见!
3、不要用饮料瓶装不能入口的物品
小A中午放学回来,看到桌子上放着花花绿绿的“饮料”,开瓶即饮。没想到那是A妈为了节俭,买的袋装洁厕灵灌进饮料瓶内。
4、不要把药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
奶奶在厨房刷碗的几分钟里,好奇的双胞胎小姐妹分吃了爷爷放在桌子上的降压药。一个孩子永远离开了,一个孩子心肺复苏后脑损伤。
5、不要忽视儿童安全座椅
Q爸带3岁的小Q去儿童乐园。到达目的地后,还没找到车位,小Q迫不及待地跑下去,悲剧发生在瞬间,小Q摔倒被碾压,送入医院时瞳孔已不等大……
6、不要忘了孩子洗澡时也会溺水
1岁8个月宝宝,洗澡的过程中呛咳、呼吸心跳骤停,送到医院的时候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半个小时。
7、不要盲目要求过度治疗
药物的起效需要时间,疾病的恢复需要静养。输液有风险,能吃药的不要输液!不要因为自己的忧虑情绪而让孩子接受过度治疗,“小病号”们很娇弱!
8、不要病急乱投医,相信所谓的神医
9、不要忘了乐观情绪才是最好的良药
所有的焦虑、所有的烦恼都需要时间来解决,既然什么也做不了,就让我们乐观开朗、积极配合。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的任务是守护天使,除了健康的体魄,还有健康的心灵。
10、不要为不耽误功课而耽误病情
很多家长说:“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可是,我们最希望的是什么呢……是希望孩子啊,你要好好活着,健健康康活着!
除了专业医生在工作中的经验,不少家长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宠爱孩子,逗孩子开心的小动作,这些动作同样不要做!
1、让宝宝站在购物车内
危险动作:逛超市时直接将孩子放进购物车里。
潜在危害:孩子站在购物车里,一个趔趄很容易头朝下重重的摔在地上造成颅骨骨折。轻微的翻车也可能导致孩子骨折擦伤。
2、亲吻孩子、用嘴喂养
危险动作:嘴对嘴亲吻孩子,将自己咀嚼后的食物喂给孩子
潜在危害:亲吻可传染270多种细菌,春秋季是“亲吻病”高发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潜伏期在1~2周,起病急缓不一,症状呈多样性,如咽炎型、腺热型、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
3、抛宝宝
危险动作:用手托住宝宝的身体往上抛出三四尺高,在其下落时用双手接住。
潜在危害:宝宝自上落下,跌落的力量非常大,不仅有可能损伤成年人,而且成年人手指也有可能戳伤宝宝,如果被戳到要害部位,会引起内伤。在接住宝宝的瞬间,如果下落姿势不正确,很可能损伤宝宝的脖子,造成颈椎的损伤。更危险的是,一旦未能准确接住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4、骑大马
危险动作:骑在大人肩上,大一点的宝宝还可以指挥前进方向。
潜在危险:看着其乐融融的场面,却隐藏着危险,尤其是1岁以下的宝宝,不能抓稳大人,可能不小心从大人肩头跌落。宝宝骑在肩上还有可能伤到大人。
5、中弹
危险动作:让宝宝张开口,向其口内投花生米或豆子。
潜在危害:一旦花生米或豆子滚入气管 ,或宝宝笑时呛入气管,轻者呛咳,重者窒息。
6、过多逗宝宝笑
危险动作:适当的逗宝宝,既可给家庭带来乐趣,也能使宝宝在笑声中健康成长。但是,过分的逗笑却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潜在危害:宝宝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逗得笑声不绝,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还可能引起口吃。过分张口大笑,容易造成下颌关节脱臼。睡前逗笑,还会影响宝宝入睡。
7、拉手转圈圈
危险动作: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提起后飞快转圈。
潜在危害:容易使宝宝的手腕关节脱位,还会使宝宝转得头晕眼花,放下后站立不稳而跌伤。
8、拔萝卜
危险动作:拉宝宝双臂,或托起宝宝头部,将宝宝提离地面。
潜在危险:喜欢这样玩的盆友们,你敢换位玩一次吗?多危险呀,突然的拉伸容易损伤宝宝手腕、关节,严重的还可能损伤脊椎,致残的案例在那摆着,我们都长点心吧。
9、乱捏鼻子
危险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宝宝的鼻子长得扁,或者想逗宝宝乐,喜欢用手捏宝宝的鼻子。别小看这轻轻的一捏,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潜在危险:常捏鼻子会损伤宝宝的鼻黏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宝宝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犯而生病。乱捏鼻子会使宝宝鼻腔中的分泌物、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10、拧宝宝面颊
危险动作:亲朋好友常常喜欢用手拧宝宝的面颊,其实,这样很容易让宝宝受伤。
潜在危险:宝宝面颊脂肪垫丰满,肌肉张力低,常受刺激易使局部软组织和血管神经受到损伤。此外,如经常受到刺激,腮腺和腮腺管收缩能力会降低,可引起宝宝流涎和腮腺感染。
来源:小院总日记、黄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