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商务工作会议,正好和北京新年第一场雪不期而遇,纷纷扬扬的雪花令上百名来自商务部各司局、各省市商务司局、各驻外经商机构的官员们在走向友谊宾馆会场的路途中,惟觉寒意逼人。希望这是一个好兆头。上任不久的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对他们说。瑞雪兆丰年这句中国老话已经深入人心。这意味着电子发票是行业的风向标,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自信心。
在过去的5年,中国外贸一直处于丰年: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620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亿美元,年均增长285%。1月17日,陈德铭在工作报告中表示,这5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周期最长、速度最快、增速最稳定的时期。
但是在这个冬天,外贸行业却从一片繁荣景象中,感到一丝寒意:各种不利于中国出口继续高速增长的因素有可能同时发难。当前商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增加,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主动应对,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陈德铭说。
陈德铭在工作报告中,对2008年中国外贸工作任务的描述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在着力优化进出口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更加重视扩大进口。
2007年商务部工作的首项任务减顺差,并未在今年的报告中出现,显示政府对今年出口形势并不乐观。
出口压力加大
一位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应该不仅仅指出口数量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出口应保持一定合理的增长速度。
2007年全年,中国出口为257%,仍然保持了25%以上的高速增长。但事实上,从2007年8月开始,出口增速就一路放缓,连续5个月,都保持在22%左右。
目前主流分析都认为,这与中国政府2007年开始采取的取消和降低出口退税、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调整加工贸易目录等一系列紧缩出口政策有关。
陈德铭说,尽管当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但预防通胀和稳定出口的压力增大。首先,当前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加大,受能源资源与运输价格上升、资金供应偏紧、劳动成本增加、出口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后续影响,企业出口面临新的压力。
记者了解情况显示,2007年,中国劳动力成本急增,在东部沿海省份,由于劳动力供应不足,平均工资增长20%以上。由于中国大部分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集中在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或者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银行银根紧缩的影响很大。尽管中国政府考虑到全局因素,不允许国内生产要素如水、电等价格上调,但是外贸企业最关注的国际海运价格,在2007年的前11个月中,已经增长了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