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结果揭晓!

5月18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颁证仪式,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行。
在日前举行的本届推介活动终评汇报会上,25家入围终评项目单位的代表分别进行了演示汇报和经验交流。由石金鸣、程武彦、吴志跃、孟庆金、蔡琴、李跃进、陈开宇、陈同乐、陈煜、张文立、李屹立、李泓冰、杨莉、安来顺、李耀申15位委员组成的终评评委会,根据《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办法》的有关规定,在认真审核终评入围项目申报材料并听取汇报介绍的基础上,评选出10个精品奖、11个优胜奖、2个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和2个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
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精品奖
1.内蒙古博物院【大辽契丹——辽代历史文化陈列】
大辽契丹——辽代历史文化陈列
展览内容:展览分为“契丹肇兴”、“因俗而治”、“开放交融”、“崇释尚儒”、“事死如生”、“消亡之谜”六个部分。通过全面解读契丹民族起源,“因俗而治”的政治体制,开放包容的文化特征,萨满教与儒释道并行的宗教政策,礼法中原的丧葬制度,民族消亡的不解之谜以及女真族的崛起等方面的内容,综合运用最新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采用全方位、多角度、数字化的展示手段,讲好契丹人“从哪里来”、“去了哪儿”的故事,让观众在无限接近历史真相,直观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厘清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进历程。
2.南京科举博物馆【文明的阶梯——科举文化专题展】
文明的阶梯——科举文化专题展
展览内容:展览以制度、空间、文化、遗址四个点切入,雅俗共赏,寓教于乐,全面论述科举文化及其现代影响。 序厅:通过水幕墙、石牌坊,隐喻通过科举就有机会出类拔萃。 为国求贤厅:以编年史的方式详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凸显科举是君王求才的重要途径。 鱼龙变化厅:士子按照程序逐级应试,通过后给予不同等级科名。 金榜题名厅:士子通过寒窗苦读实现金榜题名,成为个人和家族的荣耀。 金陵佳话厅:江南贡院举行的乡试,对南京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源远流长厅:科举被废止后,其倡导的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精神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影响。 尾厅:考生群像及历史名家对科举评价,引发观众进行思考。
3.天津博物馆【动·境——中华古代体育文物展】
动·境——中华古代体育文物展
展览内容:展览主要围绕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展开,分为“中华体育 源远流长——体育起源”;“君子之争 必也射乎——射艺射礼”;“百马同辔 骋足并驰——骑御田猎”;“内外兼修 刚柔并济——武术养生”;“瑶台蹴鞠 舞杖击丸——球场竞技”;“棋逢对手 修养人生——博弈天下”;“百戏游艺 忘忧清乐——休闲体育”七个部分。除序章之外,各单元以体育项目进行区分,单元安排依照该体育项目在中国古代的重要程度及参与人群的分布情况,依照由主要到次要,由特殊到广泛的方式进行排列。通过文物全面展示中华古代体育项目及体育文化。
4.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明月入怀·中国团扇文化印象展】
明月入怀·中国团扇文化印象展
展览内容:展览从团扇的历史、古法技艺、团扇与书画艺术、与古代女性、文人传统以及现代存续等方面,以层层递进的解构方式,做多维度、拓展性的解读与诠释。以《中国团扇文化的多语境解读》课题成果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学、非遗、艺术史、社会史和视觉文化史的跨学科方法论。 贴近非专业大众的所知与所感,围绕团扇与“人”构建故事线,从“制造者”、“创作者”、“使用者”到“欣赏者”,以“物”及“技”、以“技”到人、以“人”解“物”,构建有厚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中国团扇文化,有效传达历史信息,并与现代观众实现情感链接。
5.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谁调清管度新声——丝绸之路音乐文物展】
谁调清管度新声——丝绸之路音乐文物展
展览内容:展览尽量从物的形态展示中超脱出来,力求文化内涵丰富、导向正确、主题突出,全面呈现丝路音乐文化在数千年中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 内容共分为四部分:一、华夏与西域;二、凿空与涌流;三、百川归海;四、天乐妙响。前三部分以时间为主线,提取每个时代或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文化进行阐释,全方位展现唐代以前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交流、发展、演变。第四部分,重点阐释汉代以来丝路对佛教音乐的影响。每部分由两到三个单元进行阐释,每单元自成体系,各有侧重,共同服务于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的大主题。同时每一部分又具有各自的展示重点,形成小专题。
6.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丝路东西风】
长安丝路东西风
展览内容:展览聚焦古都长安,内容按时代和汉唐长安—丝路交流—文明成果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设计,并贯穿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主题。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凿空西域”,分“汉并天下”“张骞出使”“丝路通途”三节,讲述汉朝以以长安为起点开拓丝绸之路,从而促进了东西方文明沟连互通;第二单元“佛陀东来”,分“西行求法”“祖庭风貌”“法相庄严”三节,讲述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佛教融入中国社会,唐都长安成为世界佛教中心;第三单元“长安胡风”,分“帝都气象”“海陆来风”“物华天宝”三节,讲述唐都长安为丝路中心,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了超越性的文明成果;第四单元“丝路遗珍”,分“外来文明”“丝路遗产”“源远流长”三节,展示丝路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展览内容丰富多彩,资料科学翔实,重点、亮点、特点突出,并充分体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丝绸之路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
7.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起义 伟大开端】
南昌起义 伟大开端
展览内容:展览以“南昌起义 伟大开端”为题,内容分为“危难中奋起”、“伟大的决策”、“打响第一枪”、“南征下广东”、“转战上井冈”、“群英耀中华”六个部分,全面生动地展现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历史。展览充分吸收党史、军史界最新研究成果,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故事相结合,形成生动起伏的故事链。同时将南昌起义与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90年光辉历程相结合,深刻揭示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伟大精神力量。
8.大连现代博物馆【圆梦——从北洋铁甲到航母舰队】
圆梦——从北洋铁甲到航母舰队
展览内容:展览以海军发展历程为主线,分为旅顺军港、北洋重镇,生于忧患、踯躅前行,赴汤蹈海、勇立潮头,航母入海、筑梦深蓝四个单元,分别叙述了清末、民国、新中国、航母下水前后四个阶段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展览通过160余件典型文物和300余幅历史照片反映了从北洋海军基地选址旅顺到国产航母在大连下水的超过两甲子的岁月里,中国海军由一支只能执行近海任务的防御舰队,发展成为拥有航空母舰和核潜艇,可以在远海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力量,突出地体现了中国民族克服重重困难追求强国之梦的不懈努力和奋勇抗争。
9.海南省博物馆【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
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
展览内容:2017年5月18日,海南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对公众开放。整个展览以海洋的蓝色为主色调,展览内容的表达和形式设计都具有人性化的特点,更注重参观观众的观展感受。展览共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华光礁i号”沉船为主题,分为四个单元进行全面展示。第一单元为“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复原。第二单元为“华光礁i号”沉船出水船板、陶瓷器等文物保护修复。第三单元为“华光礁i号”沉船出水陶瓷器和南海海域水下考古调查采集文物的展示。第四单元为“华光礁i号”沉船船型。第二部分主题为祖宗之海,主要介绍了滨海而居,因海而生的海南岛沿海渔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全面展示了渔民从事海洋捕捞、海洋养殖、造船赶海、煮海晒盐等多种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两部分各单元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10.江西省博物馆【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
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
展览内容:展览以“物史互证—文化阐释—人物解读—面向未来”为主线,分“惊现侯国、王侯威仪、传奇刘贺、保护共享”四部分展开。 “惊现侯国”展现了文献记载中的汉代海昏侯国,及侯国遗址、刘贺墓园的考古研究成果。 “王侯威仪”部分从礼乐宴飨、盛装出行、酎金积贮、生活风尚四个方面,让观众欣赏精美珍贵文物,领略朴拙精妙的汉代工艺,结识厚重幽远的汉代历史。 “传奇刘贺”展示确定墓主的完整证据链,并通过文献记载和考古成果对拥有传奇经历的刘贺进行还原和解读。 “保护共享”介绍此次高水平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理念方法,并对未来海昏侯国遗址规划进行展望。
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优胜奖
1.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寻找致远舰——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寻找致远舰——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展览内容:展览内容分为七个单元,讲述了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和寻找致远舰的曲折历程,展示了确认致远舰身份的重要文物,回溯致远舰生命史;还展出武器装备类文物,并模型重现黄海海战关键场景;通过展示舰上与人有关的文物,塑造了不同的英雄形象。展览最后,客观展示了围绕战事的历史评论和争议,给观众思索的空间。策展团队与水下考古、近代史、军事领域学者密切合作,力求呈现最精简准确的表达和最前沿的认知。多个单元都体现着学术精神,体现考古学的严谨性,如海战模型从战术阵型、战舰涂装到硝烟波浪,无不考证详细,可以算是独特的学术作品。
2.长沙市博物馆【湘江北去·中流击水——长沙历史文化陈列】
湘江北去·中流击水——长沙历史文化陈列
展览内容:分“湘江北去”(古代)和“中流击水”(近代)两大篇章。古代篇分湘江晨曦、青铜之乡、楚南重镇、大汉王国、湖湘首邑、明清府城六部分;近代篇分倡导经世、引领新政、辛亥首应、建党先声、秋收起义、团结御侮、和平解放七部分,以时代为序,以重大历史节点表现长沙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和近代长沙人民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的卓越贡献。陈列巧妙嵌入“渔阳王后”“唐风妙彩”专题展示,突出亮点特色。运用长沙商周青铜文化、楚文化、汉长沙国、唐长沙窑、长沙城市考古及地方史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讲述长沙历史文化故事。
3.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俄侨文化文物展】
黑龙江俄侨文化文物展
展览内容:展览运用多方研究资料,以串联形式展示哈埠初成、商场峥嵘、尊师重教、凝固华彩、科研曙光、百花齐放、纸媒风云以及日常生活8个组成部分。依托百年前最大的俄侨聚集地——哈尔滨为背景,以丰厚的馆藏为抓手,尽力彰显中东铁路积极因素。以一位从出站归家的俄侨的视角,介绍俄侨文化对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省在城市化、商业、教育、建筑、科研、艺术、出版业与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深刻影响。 展示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依托文物主体和图版、视频等辅助手段,另一种是知识链接,通过互动、vr展示等方式扩展与主题相关的历史外延,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4.中国丝绸博物馆【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
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
展览内容:展览以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8世纪为时间范围,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为空间范围,设立了四个单元:“草原丝路”展现先秦时期的文化交流及车舆、服饰的科技复原技术; “秦皇汉武”单元展示大秦军事繁荣及汉王朝的政治统治和生活场景;“都城西倕”单元全面展现大唐时期丝路繁华;“结语”单元展现了丝路沿线金属、动植物、玻璃、纺织品、染料等多种物质遗产的起源与传播过程。通过8个遗址点的144件(组)展品,展览系统展示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现代科技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5.桂林博物馆【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
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
展览内容:展览内容分明暗两条线索来叙述,明线以介绍梅瓶的釉色、造型、纹饰来构建一个艺术型展陈,让观众领略梅瓶的美与智慧;暗线以梅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构建一个叙事型展陈,让观众了解梅瓶所承载的明代藩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整个展览将文物与史实、观赏与叙事有机结合。
6.首都博物馆【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美·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