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据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数据安全成为工业互联网时代所有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加密软件
去年的数据安全形势依然黯淡,据基于风险的安全(rb s)统计,2019年前6个月,全球有3813个数据泄漏,平均每天21个,公开数据41亿,比去年同期增长54%。在被泄露的41亿数据中,有32亿被归咎于8个泄露。
不付出高昂的代价,将面临罚款从监管更严厉的惩罚--gdpr高达2%,以企业为甚......与此同时全球年营业额的4%,国内相关法律规定还开始回落。互联网安全法和其他安全2.0,密码等已落实,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做了很好的工作。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数据一旦产生,就会进入传输、存储、处理、分析、访问和服务应用等环节,就像血液一样不时流动,这些环节涉及到研发和维护人员、终端用户、生态伙伴、服务器、办公终端、内部和外部网络、大数据分析平台、云平台等,造成企业数据流失。
这意味着,企业不仅可以建立在关键节点的防御工事。自2002年以来,已经有国内的防水墙系统,以防止数据泄露防护领域的目的,敏感信息泄露已经开发了主机监控与审计,桌面管理,终端安全,补丁管理,可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终端接入和其他安全管理工具。目前这类工具,如ids,防火墙,防病毒软件,从网络边界,安全系统,设备管理和查看控制点,以确保从外部入侵,内部信息,更多的是堆高墙挡住了路,需要信息保护围栏。
四个难点分别是1.数据的分类、治理和策略的管理,2.数据保护技术,3.密钥管理,4.事件监测分析,分别是数据的分类,数据的保护,还有钥匙的使用,以及监测,非常的重要。
至于这四点是怎么理解的,其实非常的简单,数据的分类,治理和策略的管理就是数据的如何优化和加工,对数据进行分级,明确哪些是机密数据、敏感数据、普通数据,进而根据数据的不同等级,设置不同的安全策略,这也就是我们网络安全的第一步防护,对于很多人厂商来说,难就难在了这里。
至于第二点,可以说是非常好理解的,因为数据保护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对数据的保护,这也是网络安全中最简单的,而且在很多时候,数据保护技术需要的仅仅是技术,第三点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密钥管理,对网络的加密以后需要的就是密钥,这也是比较难的一个方面,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理解到。
第四点也是最困难的一步,那就是事件的监测分析,因为数据泄露随时都可能发生,所以需要做的就是监测,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监测,更是对很多数据的监测,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是当中最难的一步了,毕竟这些东西需要的就是不断的维护,所以这四个难题一旦解决,数据泄露也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