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兰若古刹破败不堪 ,文保点还要不要“保”?


据查,网友反映的弥勒造像是2002年11月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点,原兰若古刹位于佛像西侧约50米处,早已被毁。经过现场踏看,我镇将会落实人员对弥勒造像所在地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并做好日常保洁,谢谢网友关注。

阿弥佗佛,罪过!

文物主要体现在钞票,没有钞票就没有文物;试想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有文物买卖吗?

罪过!罪过!

千年树精和黑山老妖在哪里

没有香客的吗

不会就是拍倩女幽魂的兰若寺吧

这庙里的菩萨不灵,如果灵的话,早就香客满堂,金碧辉煌了。

看起来环境很诡异

游马鞍村1
湖村春晓
花鸟烟云丽日开,马鞍景色郁苍苍。
翠峦围绕松枝秀,绿水回环荇带长。
狮子势雄吞日岫2,驼峰背耸负湖塘3。
晓窗螺黛初开镜,应恋春妆老此乡。
原注:1、村景有十胜,清道光时村人沈香岩有十咏,因用其韵赋而和之。2、狮子岩与湖村对,俗名狮子口。
3、湖村即湖塘村,在驼峰山北。
编者注:录自《匏园诗集》卷二十五,《游马鞍村》10首,作于民国2年(1913)。
狮岩旭日1
红旭霞标耀混茫,一亭浴日览扶桑。
树头方讶铜钲赤,岩上尤惊鬣焰黄。
草作金毛芒闪闪,山衔珠颗色煌煌。
气球转瞬青天外,怒吼威能夺曙光。
原注:1、狮子岩旧有浴日亭。
驼峰远眺
双峰耸翠白云间,博硕坡陀高可攀。
驼背穹窿迷鉴水,牛冈垂拱对稽山1。
任他背瞰频留恋,览尽东流几往还。
越地群峦欣远眺,白盐井灶在溪湾。
原注:1、驼峰最高处,有平冈、名石牛冈,南对稽山,北瞰沧海。

不如整体搬到书生锅里好了!

绍兴市政府不作为。城南九里这边的香炉峰明代石刻佛像老石屋也是这样的。以前在绍兴县下面是保护的很好的,现在划归越城区后,没有了管理的人,只能眼看着这些文物遗迹一点点的被风化蚕食
借用下 越地清风 的图片@越地清风

大家以后可以去那里找小倩。

狗屁香炉峰,仿古新寺庙一间又一间,怎么不投给真的古寺庙

你觉得那是仿古新寺庙吗?那里只是个被遗忘的角落,曾经最繁盛的一条香客上山路。如今却被世人所遗忘。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坏处,至少不会有游客去破坏。我只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维护下这些古迹不至于让它一点点的残破

希望保护好

却说这兰若庵是文脉绵绵,之后亦是三江所人的邢大忠慕名读书于此,中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广东布政使,擢户部侍郎。大忠胞兄大有,则是万历二十九年(1601)武进士,官都司。清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齐贤人陈光绪亦读书兰若庵,尚存一段掌故。宗稷辰《躬耻斋文钞》记载曰:“同门友人陈石生,少时读书此山中,一夕夜半起登峰顶,日出踬而坠于崖,仅伤额,喜石之生之也,遂号石生云。”陈光绪所著《拜石山巢诗钞》,书名亦出此缘吧。
浙江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一年(1885)序伦堂木活字本《山阴陈氏宗谱》卷一,陈光绪胞弟陈雨村诗作《驼峰残雪》亦言及其兄“拜石”:“岩壑重阴雪尚留,蓬莱峰上景偏幽。看山惭我非青眼,拜石怜渠也白头。琼树乌翻晴欲滴,玉泉僧汲冻还流。冲寒驴背吟诗客,借问梅花有信否。”
《拜石山巢诗钞》所涉驼峰山诗作有《驼峰第六天院》、《读书驼峰锦屏精舍》、《晚归驼峰》、《重寓驼峰锦屏精舍》、《驼峰杂咏》、《驼峰观日出》、《王尚书墨池》、《自锦屏移寓真如精舍》等。
兰若庵几经自然灾害侵袭,渐致倾圮,令人惋惜。

你确定看懂我说的仿古庙是指谁?

好吧,理解错误

发现平时不作为,一发帖子就有一帮人出来,跟帖,多做点实事,不是空话讲讲

香火不旺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