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庶民,没有雅兴探讨兴废之事,自有庙堂之上的人开会表决。我只想告诉天下父母和孩子,不要迷恋“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没有能力改变,就顺应吧!
万恶的考试制度,却让寒门终于能出贵子了!
因为,我们真的生如蚁。最早的拼爹是古时的“王侯公爵”了,还有宗族也就是世家子弟,特别讲究投胎技术,直到隋朝建立了科举考试制度,布衣草民才有了绫罗加身的可能。所以,诗人孟郊四十六岁及第登科,曾作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喜极!而比孟郊更痴的是范进,疯了!
莫笑古人,如果还有另一条羊肠小道可以安身立命,谁会这般痴?我不想讴歌考试,我只是从多个角度窥见了它的某种公平。没错!考试,就是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了!
君曾记否?还有另外一种世袭现象——接班制度,直到80年代中期才废止。何为接班,就是不管你痴呆聋哑,都能名正言顺地顶替父辈公职端上铁饭碗。这为多少寒门关上了登堂之门,又为多少二代架起了通天之梯啊!那些年,如果你出身微寒朝中无人,别不承认,恢复高考让你获得了唯一的选拔公平!
也不要迷恋什么逆袭,说黄光裕也能登上富豪榜,说二人传也能唱红小沈阳。黄光裕初中肄业随长兄北上谋生,小沈阳从小辍学随母亲帮人哭丧,谁懂少年奔波之苦?是的,寒门依然可以出贵子,但你要跋涉多久,才能逃出你的穷山恶水?、、
你十指不沾泥,你就不知道跳出农门有多重要!
你若十指不沾泥你就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如过江之鲫,想要逃离花香鸟语的乡土。
而寒门起跳的资格,除了考试还能凭什么?脸?背景?
当然,我们不鼓吹考试就能普渡众生抵达一切。可是,考试虽不是人生必过的桥,但它省了你趟水过河的苦,不是吗?
中国有个被妖魔化的高考工厂——安徽毛坦厂中学,每年,这里万人送考的排场都引发网友的口诛笔伐。但我们为何浩荡如蝼蚁,也要挤上这个独木桥呢?是因为,我们憎恶考试,却又无数次亲见一纸文凭可以“芝麻开门”的神奇力量!我曾读过一篇写毛坦厂中学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轻叹:我们依然希望,毛坦厂是当初那样一个油菜花与杜鹃花铺展其间的安闲所在……唉,理想和现实,就只差一首诗的距离!
一个无法为孩子包办未来的父母,除了教会他改变所能改变的,还要让他懂得顺应所不能改变的。要不然,你还能怎样,扛着猎猎大旗独自放弃考试吗?尤其,当你只是个寒门子弟!
2016年1月29日,深圳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在深圳会堂开幕,年仅13岁的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学生柳博列席委员。并建言:希望不要让考卷决定未来!身穿阿玛尼西装、戴红领巾名叫柳博的少年说:“我对教育创新比较感兴趣,比如我提出的建议里,会提到学校考试不该是单一的卷面考试,不能让单一试卷决定我们的未来。”柳博认为,应该通过多方面的表达来表达青少年,比如学校开设特色课程,包括科学、技术、工程等,是一种特长加素养的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还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自主管理特色课程等....
而同样是13岁,在千里之外的郑州,龙龙已经因贫辍学,每日拾荒养家。我们不仇富不欺穷,我只想说,素质教育是穷孩子更加买不起的船票!我们是寒门,不谈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从来就不只是五讲四美那点事儿好吗!人家有富爸爸,两岁学礼仪,三岁学外语,四岁学钢琴;周五音乐会,周六植物园,周日美术馆,外加每年一次海外游学。这份气定神闲,寒门岂能有?而在四川大凉山,悬崖村的孩子们每天要花几个小时攀爬藤梯,连上学的路都要搏命穿越,更遑论素质教育!
不要喷我,发发感叹而已!
投胎中国,适者生存!
楼主原创还是转载?文章颇有见地。
论凤凰男女的翻身之路……
现在寒门想出头也不容易了,光七七八八的培训费,补课费都不是很多寒门能承担的。有钱的从小精英教育,没钱的普通公共教育。教育产业化,以后只会更两级分化。
拜托,淘宝现在有那么好做吗?现在刷单好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