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政策来了,高收入的群体能省下一笔钱,不够起征点的人还是老样子,如果你还不清楚税改之后能省多少,可以简单参见下表。
与此同时,社保将于2019年1月1日起转变为税务部门统征,这也就意味着,以前的社保可能存在的少缴纳或者不缴纳的问题,在过去可能很难被发现,到了明年,企业如果不足额缴纳,很容易被税务稽查,征收的强制性大大增强。
有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中国企业足额缴存社保的比例从38%降到25%再降到24%。社保的缴存比例是企业20%,个人8%,因为缴存比例较高,很多企业都只采用最低的一个缴存基数缴存社保。
消息出来以后,网上有个流传甚广的图片,意思是虽然降税了,但是到手的工资反而会大大减少,而企业的投入则会大大增加。
这个算法其实是有些道理,但并不全对。
我们主要需要考虑的就是必须扣除的费用和我们到手能拿到的钱,对照改革之前,主要就是社保费用、公积金和个税这三项,对于之前所有费用都足额缴纳的人来说,社保和公积金没有影响,个税降低了。
而对于之前没有足额缴纳的人来说,往往社保和公积金的缴存基数相同,社保8%的比例,公积金是5%-12%的比例,那么未来社保的基数提升了,公积金大概率也会对应提升,那么变动比例就是-6%到8%(因为企业和个人比例相同),升降取决于公积金的缴存比例,所以总体而言上面的算法有点夸张。
为什么说这个算法也有点道理?因为虽然社保由税务统一收取,增加了强制性,但公积金却仍旧是由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征收,这就很难保证企业足额缴纳公积金了。
不过唯一确定的一点则是,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了。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状态并不乐观,企业成本的增加可能会淘汰一大批企业,企业经营如果有压力,成本很有可能向下转嫁,那我们面临的可能就会是大范围的降薪或是裁员,这才是真正的潜在风险。
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一下,就从上一张图的支出来算,员工的5000元工资不变,企业的支出从5670上涨到6860元,员工到手工资从4625降低到4080元,那么政府拿走的社保从1045涨到2780,总额比例上升到40.5%。
真的会这样吗?企业和员工都默默承受了所有的成本?
如果企业足够强势,要想维持现有成本不变,员工名义上的5000块工资不变,那么强势的企业需要少雇佣1-5670/6860=17.3%的员工,结局很明显这17.3%的人滚蛋。
如果换做是一位员工很强势,到手的实际工资5000不能变,企业也必须维持现有成本不变,那么企业需要少雇佣1-(1-40.5%)/(1.18.4%)=27%的员工,这个结果更惨,27%人滚蛋。
所有的数据都指向一个结局,降薪和裁员。共克时艰不是嘴上说说,个税降了,到手的钱却变少了,更讽刺的是我有可能还要失业了。
对于高收入的群体征收高税收,他们大可一走了之回避高税负,他们敢他们也完全有这个能力。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呢?承担高房价、房租、生活成本乃至生育成本,又该怎么办?
这次我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