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一投资就亏钱?

李笑来说:
一堆砖放在那里,肯定算不上是房子。同样的道理,一堆钱放在那里,肯定也算不上资本。
很多人都想挣钱,可大部分人只拿钱去挣钱,结果都挣不到钱。如果想要挣钱,只拿钱挣钱是不够的,还需要把钱变为资本后,才能挣到钱。
李笑来还说:钱最多算资金,想要把资金变为资本,一共需要三个要素
1、资金的金额大小2、资金的使用时限3、资金背后的智慧
这其实和股市很像,有些人投金钱入股市,有些人把时间也投入股市,还有些人把智慧也投入股市。
于是他们挣到不一样的钱,成了不一样的人。第一种人成了散户,第二种人成了投资人,第三种人成了定义者。
比如股市中的韭菜就是第一种人,它只会使用资金的大小,只关注资金今天有没有涨,有没有跌,他全部心思都在关注涨跌上,然后亏钱。当第一种人开始有了思考,部分人开始研究什么导致股市上涨?什么导致股市下跌?于是他们组成了专业投资机构,成为了投资人,慢慢开始挣钱。有几个投资人开始研究资金背后的逻辑,甚至会控制某些公司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于是他们重新定义了公司的利润,自然也在这波利润中获得巨额财富。
巴菲特就是典型的第三种人,他有自己的资金,有花时间研究,甚至还有自己的投资智慧。于是他的资本越来越多,成了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之一。
为什么投资了金钱、时间和智慧就能挣到钱?可以用李笑来的另一个理论,用什么换什么更划算就能解释。
其实我们拥有的东西,从价值上排序应该是这样
注意力>时间>金钱
把这个理论套到股市,就变成了
1、花金钱的人成了散户2、花时间的人成了专业投资人3、花注意力的人成了富豪
为什么巴菲特会挣钱?因为他花了最有价值的注意力进股市,他当然挣到最多,花了时间的投资人也能挣到一部分,只花了最不值钱的金钱的散户,注定就挣不到钱。
在币圈,这个现象就更严重,比如著名的ico。
ico完全就是花金钱的典范,甚至出现只为圈钱的ico,因为它只需要金钱的参与。而只花金钱的人又注定挣不到钱,只能成为韭菜被割,国家为了保护这波人,于是叫停了ico。
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9.4监管,叫停ico的原因,国家为这事可是操碎了心。
只有金钱思维的人,肯定挣不到钱,因为他们企图花最便宜的金钱挣钱,结果肯定挣不到钱。只有金钱思维的项目方,肯定会倒闭,因为他们企图花最便宜的金钱维持项目成长,结果肯定要倒闭。
在这样的环境下,于是ido产生了。
ido是项目方发起任务悬赏,大家通过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完成悬赏任务,为获得项目方token奖励的行为。
而ico是项目方发起融币,大家用项目方需要的币,来换取项目方自己发的币的过程。
简单点解释,ido是项目方发起一系列任务,用户通过花时间和精力换取token,而ico是通过融钱来发布token。
与李笑来老师的价值排序一融合,就变成了这样:
ido:用户花时间和注意力来换取tokenico:用户花金钱来换取token
在价值上,注意力>时间>金钱,所以获得注意力和时间的ido,一开始就注定比ico更好、更有价值、更能走得长远,不会只为金钱而存在。
ico只融到钱没有用户,需要不断花钱获取用户,而这些用户还不一定是目标用户。就像在街上发传单,真正成为传单上商家的目标用户就非常少。ico像一家老板出钱,要求员工工作的公司。
ido一开始就有目标用户,你来帮我宣传项目奖励token,你完成我的某项任务获取token,这就等于把整个项目与用户捆绑在一起,用户帮助项目成长,项目给予用户token奖励。
ido更像一家万众创业的公司,每个人都是股东,大家共同帮助项目成长,共同获取项目成长中带来的红利。
我更喜欢把ido叫成i do,意思是我要做些什么。
本身ido也是这样,一开始就在做事情,不会像ico一开始就圈钱。当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项目token就具有了价值,参与项目成长的各位就分享到了项目成长的利润。
因为每个人都是股东,每个人都会自愿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样ido的项目就越来越好。
比如币乎,它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大家为币乎提供文章和想法来扩展币乎的发展,慢慢币乎就吸引到更多愿意这样做的人,于是又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逐渐良心循环,于是币乎价值越来越高。
为什么总有人亏钱?因为他是只会花金钱的散户,注定要亏钱。为什么总有人挣钱?因为他花了时间和注意力,成了“投资人”
你是只花金钱投资的那类?还是花了金钱、时间和注意力投资的那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