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更扎心的是孩子不愿意上学了!!
小编的好朋友对我说,她的娃好不容易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一个国庆长假把娃“打回了原形”,今天早上去幼儿园特别的费劲,在家里大哭大闹,不愿意起床。
很多孩子在长长的国庆假期之后,不愿意上学了,有的孩子虽然到了学校,但精神不佳昏昏欲睡、注意力不能集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产生呢?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小编就跟各位宝爸宝妈分享一下:假期后孩子不愿上学怎么办?宝爸宝妈们要针对娃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来源:玉米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假期中,各位宝爸宝妈们可能安排了许多活动,又或者带着孩子去外地旅游,把孩子玩“野”了,自然不愿意回到学校过有“约束”的集体生活。
各位宝爸宝妈们会容许孩子们晚上迟睡,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假期结束后,要孩子们一早起床去学校,他们当然会感到很不适应。比如,小编家的娃,平时都是早睡早起,生物钟很稳定,到了国庆长假,小编带着娃到处玩,每次回家都很迟,我家宝宝每天都睡得特别晚,第二天小编自己都起不来,更别说宝宝了。
另外,假期中的暴饮暴食、营养搭配不均,使孩子的各个器官超负荷运作,引发肠胃功能紊乱,身体不舒服当然也不愿意到学校。
班主任老师支招
每次放长假期时,宝爸宝妈们都要留意,给娃制定活动安排要有张有驰,以免孩子玩得太“疯”。临近假期结束前最好不要出外游玩,尽量留在家中休息。
要跟孩子们谈论一些幼儿园的事情,使孩子的注意力回到幼儿园的事情上。临近开学,要恢复孩子们在学校时候的作息时间。
△来源:玉米
家长们具体的做法
针对“乐不思蜀”型的孩子
乐不思蜀是指娃们还会由于过度留恋假期生活的愉快而不愿接受约束自己的学校生活。
建议:首先调整孩子的心态。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出游的话题或看出游时拍的照片,让孩子懂得假期已过去,该去学校了。然后注意多加口头提醒。比如多跟孩子讲讲幼儿园的事情,帮助孩子回忆在学校的高兴事和趣事:被老师表扬几次、得到多少小奖品、有什么好玩的玩具等,避免孩子沉浸在假期的喜悦中而排斥幼儿园。
针对“耍赖抵抗”型的孩子
注意调整假期作息时间。如果是周末,争取按照学校的作息规律带宝宝生活。如果是长假,那么临近开学前,一定要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渐跟在园作息时间接近乃至吻合。父母在开学后还要让孩子重新做到起居有序,同时保证营养的均衡。
针对“家庭依赖”型的孩子
不能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通通包办,虽然这条小编根本就做不到。要让孩子觉得不管在哪,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而且也不能放松对孩子生活技能的训练。
如果孩子吃饭慢,就要在家多训练孩子的吃饭技能,或者让他们少食多添。还要重视语言上的鼓励:“相信你一定行的,很快就能跟上其他小朋友”,避免“怎么这么慢哪”等埋怨话语。
△来源:玉米
假期过后,孩子们不愿去学校是正常现象,就像大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对于还没有自制力的孩子来说,需要家长策略性的引导,而且家长更应该做的是以身作则。
从长假的无序到开学的有序,过渡的关键是要在开学第一周有一个详尽的学习计划,让孩子有章可循,有追赶的目标。
作为家长,这个时候应该做的就是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不仅可以借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其觉得“不仅我一个人在学习,我并不孤独”。
家长从无序变为有序,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跟着收心。再多的技巧也只是技巧,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家长在心理引导的基础上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