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麻将”的过节模式当变一变


正月初十,走了住在山脚下的大姐家,既是给七十多岁的大姐、大姐夫拜年,也是为大外侄接春客而来。我的到来,让大姐、外侄一家分外高兴,招待也是格外的丰盛,鸡鸭鱼肉和自家菜园里种的各类蔬菜弄了满满一大桌,二外侄春节前已从贵州捎回的茅台镇的酒也摆上了好几瓶。酒足饭饱之后,大外侄已在自家二楼摆好了自动麻将机。对于我来说,这是今年春节拜年活动的最后一站,也是正月接春客的开始。
在我们安陆,老百姓过节,不论城镇乡下,那个热情啊、实在啊、热闹啊,一定要尽心尽力的表达出来,最好的表达就是“吃喝+麻将”,这已成为改革开放后吃喝不愁、逐渐富裕起来的老乡们的一种过节模式。李白故里,酒一定要喝个尽兴;千年德安府,菜一定有讲究而且丰盛。吃好喝好之后,客人莫说走的话,如果说走就走,主家会认为这是客人瞧不起自己或是客人对自己有意见。客人要自觉留下来,主家接下来会安排麻将招待。
过节,少不了亲朋好友相聚,自然也离不开吃喝玩乐。但安陆吃喝风过盛、打麻将伤人,使得过节让人感到有些累和怕。今天我接,明天你请,一天下来有点疲劳,连续两天吃不消,三天下地就招架不住了,如果是春节、十一小长假,过节能把有的人过出病来,也能让有的人把手头的钱输个干净。说实在的,这样的过节方式应当变一变了!
其实很多人都想改变“吃喝+麻将”这一过节模式,但让大家为难的是,如何去改变?怎样来改变?这看似是一个个人的问题,实则是一个社会课题,因为这既需要革新传统的过节习俗,更需要创新一种好的过节方式,也因此特别需要我们相关的党委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去用心研究、精心策划、倾心打造、耐心推动。
期待有一天,在我们安陆过节,既能感受到传统的热情与友好、温馨与和谐,又能感受到现代的健康、科学、文明与节俭!

过年如果不喝酒,不打牌,就被视为另类,这些观念是该改变了。

不喝不抺的将个苕,主人不晓得怎样招待你

现在我参加的宴席安排活动有各二种
1、麻将2、唱歌
另一场自发的,好几个人边看电视,边谈一年的经历及未来一年规划。
麻将占人数30%,唱歌占人数50%,谈天占人数20%

如果不打麻将,饭一吃完,真不知道干啥了。
记得有一年,我和我爸爸去我外婆家拜年,因我们都不打麻将,正好读大学的表弟在家,于是围在一起来了一场针砭时事的大辩论。

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就是最好的

聊天也不是好事,肯定要问个你个人的情况,你又不想回答

我不认为吃喝加麻将的过节模式是陋习,它是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人际关系交往方式的现实体现,还是千年民俗的积淀!乡里乡亲过节走动一下,吃喝送礼,然后打打小牌,未尝不可。只要不违法,尊重彼此意愿,利于社会和谐,就不必苛求一定要改变!即便将来改变了,那也是社会发展有了新的交往方式替代,再等一千年又如何?

表示过年走过场过来的,没打牌!

点赞1999。

不会打麻将、开车了就坚决不喝酒的我感觉以后没法去走亲戚了

确实如此,我们大家在麻将上虚度了太多的光阴,大家应该去努力培养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了,赞同楼主的观点。

过完年发现:
过年就是----一群傻老娘们、傻老爷们,洗洗涮涮、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忙里忙外。过得:不是春节,是劳动节。
过完年了,一个字,累,
二个字,破费,
三个字,太遭罪,
四个字,还老一岁。
建议有条件的可以出国一游。

酒多伤身,牌大伤人,过年为什么就不能酒微醺即可,亲友们围着火炉,磕磕瓜子,叙叙家常呢。

看电影,唱歌,出去逛庙会和公园
亲身实践,环保但不经济

同感,伤身伤钱伤和气

楼主的想法很片面,而且难以实现,一是传统,二是社会环境,想改变传统虽然难但也不是改不了,有个过程,但想改变社会坏境,那就难了,那是牵动全身的大改变!最终就是改得像发达国家过年一样,那样的改变,有个条件就是子女独立性强,并且老人独立性也要很强,现在中国的老人还是太依赖子女了。这个条件最起码要个一两代人才能实现吧??

谢谢网友们的回复!所有回复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特将原帖做了修改,现发出来致谢!

“吃喝+麻将”的过节模式当变一变
正月初十,走了住在山脚下的大姐家,既是给七十多岁的大姐、大姐夫拜年,也是为大外侄接春客而来。我的到来,让大姐、外侄一家分外高兴,招待也是格外的丰盛,鸡鸭鱼肉和自家菜园里种的各类蔬菜弄了满满一大桌,二外侄春节前就从贵州捎回的茅台镇的酒也摆上了几瓶。酒足饭饱之后,大外侄已在自家二楼摆好了自动麻将机。对于我来说,这是今年春节拜年活动的最后一站,也是正月接春客的开始。
在我们安陆,老百姓过节,不论城镇乡下,那个热情啊、实在啊、热闹啊,一定要尽心尽力的表达出来,最好的表达就是“吃喝+麻将”,这已成为改革开放后吃喝不愁、逐渐富裕起来的老乡们的一种过节模式。李白故里,酒一定要喝个尽兴;千年德安府,菜一定有讲究而且丰盛。吃好喝好之后,客人莫说走的话,如果说走就走,主家会认为这是客人瞧不起自己或是客人对自己有意见。客人要自觉留下来,主家接下来会安排麻将招待。
过节,少不了亲朋好友相聚,自然也离不开吃喝玩乐。但由于吃喝风过盛、打麻将伤人,使得过节让人感到有些累和怕。今天我接,明天你请,一天下来有点疲劳,连续两天吃不消,三天下地就招架不住了,如果是春节、十一小长假,过节能把人过出病来,也能让有的人把手头的钱输个干净。说实在的,这样的过节方式应当变一变了!
其实很多人也想改变“吃喝+麻将”这一过节模式,但既然已成为一种民风,就有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要改变它的确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客观上讲,我们还处在一个“物质幸福的时代”,“吃喝+麻将”正是这一时代特征的体现。当物质幸福时代向精神幸福时代迈进的时候,过节模式也会逐步换挡升级;而当物质幸福时代结束、精神幸福时代到来的时候,“吃喝+麻将”这一模式也最终会被淘汰掉。但是,我们也不必被动的等到新时代的到来,当我们认识到目前这一过节模式需要改变时,我们可以主动寻求革新传统的过节习俗、创新更好的过节方式,这既需要每家每户每个人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又特别需要相关部门、组织去用心研究、精心策划、倾心打造、耐心推动。
期待有一天,在我们安陆过节,既能感受到传统的热情与友好、温馨与和谐,又能感受到现代的健康、科学、文明与节俭!

严重同意!我不会打麻将,不喜欢也不想学,挺怕过节去亲戚家,吃完饭大家都上桌,一个人不知干啥,一天还好,春节有6天都这样,真是难熬呀!!!

我们今年走亲戚不上桌打麻将的人,多了很多!

我和老公都不会打麻将
走亲戚,我就芍坐着,装作玩手机
家里来客人,因为我们不打牌,留不住客人,好尴尬
借这平台呼吁网友帮忙出些招待亲戚的娱乐活动不甚感谢!

其实聊聊天也不错,只是打牌让亲人间的关系也变淡了

打一块钱的麻将,娱乐一下。大家可以同时聊聊天。
亲们好友平时工作各忙各的,不可能一下就找到很好的共同话题
打小牌,联络感情挺好的。
但孝感喜欢打大牌的陋习不能倡导。
月收入3000,打输赢上千的牌。也真是疯了

孝昌人爱打麻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先坚持自己的过节方式,陋习需要时间慢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