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巴中籍少将有哪些?


平昌有七位共和国将军。分别是:李勃、蒲大义、何云峰、朱兆林、赵兰田、胥光义、姜忠、

巴中籍共和国建国将军28名
吴瑞林 男 巴州区化成乡 海军常务副司令员 中将 王明坤 男 巴州区清江 陕西军区副司令员 少将 王良太 男 巴州区 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 少将 邓仕俊 男 通江县苦草坝 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 少将 刘自双 男 巴州区 福州军区空军顾问 少将 朱兆林 男 平昌县板庙乡 北京军区军政治部副主任 少将 朱士焕 男 通江县石门镇 沈阳军区后勤部政委 少将 冯丕成 男 巴州区渔溪镇 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 少将 阳自碧 男 南江县八庙乡 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 少将 李 勃 男 平昌县马鞍乡 济南军区顾问 少将 何正文 男 通江县板桥乡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少将 何云峰 男 平昌县张公乡 成都军区副政委 少将 吴荣正 男 通江县腊溪口 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 少将 吴仕宏 男 通江县流二沟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少将 吴 忠 男 南江县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少将 陈其通 男 巴州区 文化部、宣传部副部长 少将 陈 彬 男 通江县麻石场 国防科工委主任 少将 张德贵 男 巴州区恩阳镇 呼盟军分区第二政委 少将 张显扬 男 通江县碧溪场 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少将 张荣森 男 通江县 中共贵州省委书记 少将 张世盖 男 巴州区恩阳镇 二炮司令部顾问 少将 胥光义 男 平昌县 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少将 姜 钟 男 平昌县 总参三部部长、党委书记 少将 赵兰田 男 平昌县岳家乡 军委空军顾问 少将 傅崇碧 男 通江县沙溪乡 北京军区政委 少将 程登志 男 巴州区 旅大警备区政委 少将 蒲大义 男 平昌县镇龙乡 云南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 少将 熊国炳 男 通江县洪口乡 西路军政政委会委员

开国少将、原福州军区副政委、顾问何云峰同志于2013年1月6日逝世,享年91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6539098_1.html/ ]
何云峰:四川省平昌县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宣传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直属政治处宣传员,三八六旅七七二团政治处青年干事、政治指导员,旅政治部组织干事、巡视员,营政治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十旅二十八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十旅二十八团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十三军三十七师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开国少将、原福州军区副政委、顾问何云峰同志于2013年1月6日逝世,享年91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6539098_1.html/ ]
何云峰:四川省平昌县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宣传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直属政治处宣传员,三八六旅七七二团政治处青年干事、政治指导员,旅政治部组织干事、巡视员,营政治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十旅二十八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十旅二十八团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十三军三十七师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作战中,任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7旅旅长的赵兰田,率部首先阻击敌47师,尔后围歼敌整编第3师,活捉敌中将师长赵锡田。在追歼敌41师和47师时,赵兰田指挥机智果断,在遍地青纱帐蔽目,无法观察敌情的情况下,他为争得战机,亲自爬上树去观察,发现敌人向西突围,他迅速指挥出击,追歼逃敌。当敌人多路突逃时,他命令各团以营为单位多路平行追击。他自己带领警卫、通讯人员截住逃敌千余,赵兰田命令司号员和小分队环村吹号、呐喊,敌在惊恐慌乱中,被后继赶来的我军全歼。在豫北攻势作战中,赵兰田不待主力到达,果断指挥所部包围
敌49旅,被围之敌竟多于赵兰田旅两倍,赵兰田恐敌逃脱,打破常规,在白天总攻,将敌全歼,俘敌少将旅长以下3400人。羊山集战役,赵兰田旅起初的任务是阻击打援,赵兰田争得主攻羊山任务,他超前指挥,解决了主攻部队间的协同问题,攻占了主阵地。进入大别山后,赵兰田在手边兵力只有一个团的情况下,与9旅童国贵旅长联系,童当时手边兵力也只有一个团,两人指挥部队,将叁倍于己的敌88师师部和62旅包围,待纵队其他部队赶到,将该旅消灭。此后,3纵留在内线,7旅四次临险,赵兰田沉着指挥,果断摆脱敌军合围,且多次伏击、尾击敌人,转战18天,部队未受损失。在秋季攻势中,赵兰田旅主攻宿县东门,40分钟即攻入城内。淮海战役,赵兰田旅与敌第10军叁争马围子,赵兰田指挥部队血战7昼夜,全歼马围子守敌。
1949年1月,7旅改称11军31师,赵兰田任师长。渡江战役中,31师为主渡师,15分钟即突破1500米江面登岸。在解放重庆的战斗中,赵兰田再次负伤。1951年,赵兰田率31师在志愿军12军序列中入朝作战。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31师担任打穿插任务。赵兰田带两个团突破当面敌人阵地之后向纵深发展,但在自隐里北侧的叁巨里地区受到美军坦克集群的阻击。赵兰田当机立断,绕过美军,天亮前插到杨洪公路,但是美军的炮火十分猛烈,加上白天飞机的参战,部队打得十分艰难。为了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部队冒着飞机的轰炸和炮火的打击坚持白天前进。在到达釜峰时,他们又与美军撞上了,因没有炮火的支援,凭借手中的轻武器无法突破美军的阻击,因此31师没能在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被美军和韩军切断全师退路。赵兰田派作战科长出寻91团,他指挥93团抗击美军竟日,掩护91团北撤。1952年,赵兰田任60军副政委,60军回国后,赵兰田又任15军副军长、代军长。赵兰田参加了金城阻击战、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甘岭战役、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金城战役。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54年,赵兰田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毕业,担任了大名鼎鼎的空降兵15军首任军长。赵兰田后任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北京军区空军政委、沈阳军区空军政委。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4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蒲大义
他不满7岁就给地主作放牛娃。稍长,又作长工。1933年春,红四方面军在喜神建乡苏政权后,他首先参加儿童团 ,并任儿童团长。同年率领11名儿童团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蒲大义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蒲大义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7连1排排长。在神头岭战斗中,指挥全排冲进神头村,勇猛杀敌,以伤亡5人的代价将日军赶出了村,获刘邓颁发银质奖章一枚,所在的排被誉为"蒲大义排"。1938年升任连长,为掩护旅部和彭德怀转移,率领全连和工兵连坚守阵地,大部分人员牺牲,自己亦受重伤,被彭德怀记功一次。1940年升任副营长,为掩护李达和129师师直机关战役,率部队阻击日军,战至最后5人,第10次受伤,与主力失去联系,仍收集100多人,作战5天,突围回到部队,获奖章一枚。在抗日战争中6次负伤,升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营长,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30团团长。
折叠解放战争以及解放后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在晋南战役中第15次负伤,左腿骨被炸断。后担任华北军区第15纵队45旅旅长,第18兵团第62军186师师长。
战争年代16次负伤,荣立大功3次,小功8次,被评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6师师长,1952年调任志愿军第46师师长,1954年升任志愿军第16军副军长。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回国后,1955年继续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炮兵系,任昆明军区炮兵司令员。1962年任昆明军区副参谋长。1969年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出任副司令员。

胥光义(1916-2009),四川平昌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保卫队指导员,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征;1936年入红军大学学习,后任八路军129师挺进支队政委、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师干部教育科科长,冀南军区宣传部部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南下干部支队支队长,第二野战军兵团后勤部部长;1950年后,历任西南军区支援司令部政委、军区办公厅主任、后勤部副部长,总后勤部参谋长,地质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何云峰(1922.01~2013.01.06),男,四川省平昌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政治工作领导者,原福州军区副政委、顾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3年1月6日1时15分,何云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建福州逝世,享年91岁。

孙洪道,南江大河孙家山人。第50军军长 陕西省军区司令员

军衔最高的应该是化成的吴司令(海军中将)了。

我们巴中还是出人才

阳自碧,1918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现巴中市恩阳区花丛镇)。
1933年夏天,红四方面军来到阳自碧的家乡,同年8月参加红军,初在川陕省少年先锋队指挥部作识字排长,1934年春调到通江城区少先队大队部作文书,不久又调任游击队文书,同年8月加入共青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机要科译电员。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后,游击队编入红33军独立团,阳自碧被分配给团长当警卫员。不久,该团在旺苍县文柜子崖阻击军阀刘湘部队的战斗中,团长负伤牺牲,他即被调到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通信连当传令兵,主要负责押运粮食物资。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机要科译电员、股长、副科长,中共中央机要科股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机要科副科长、科长,冀热辽军区司令部机要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副处长,华北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要局第一副局长,1961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1960年任国防部国防科委第五十一研究所副所长、1964年任所长,1970年任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阳自碧同志(副兵团职待遇),。
折叠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