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耳机发展之路可以说走的很艰难,虽然不断有新品牌推出,可能让人记住的却不多。simgot(兴戈)也是一个新兴品牌,其第一款耳机产品铜雀en700以其独特的外形、精致的做工、出色的高频表现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只是,作为一个偏科生,铜雀en700的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时隔半年,兴戈推出了被称为新铜雀的en700 bass。名字中的“bass”,说明新款针对铜雀上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低频进行改进。en700 bass的表现如何呢?这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如今,得偿所愿,感谢魅玩帮提供体验机会。
包装正面是产品渲染图和型号,大量留白反而显得很精致,背面是耳机结构爆炸图和产品信息。和其他产品包装大量描述特色亮点不同,铜雀en700 bass只有一句“致敬艺术与科学”。这引起了我对兴戈公司的兴趣,特意查了一下。原来,公司名取自《礼记.檀弓》,“执干戈以卫社稷”,而铜雀耳机名来源于曹操的铜雀台,寓有拔得头筹、建功立业之意。
铜雀en700 bass的包装很有意思,左右两侧是耳机线的图案。向上抽出后,里面是黑色的硬包装盒。你知道包装上的图案是什么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四象之一的朱雀。
黑色的包装硬盒分上下两层,上盖内里有泡沫做防护,下层的耳机、皮包则用是卡槽固定,在下面还有vip卡、耳套等。
铜雀en700 bass的配件非常丰富,有一个皮革收纳、两套6副耳塞。微信扫描
铜雀en700 bass的外观绝对会让人一眼难忘,而且比包装上的渲染图要更加漂亮。整块铝材一体成型的腔体,经过喷砂氧化工艺处理后光洁细腻;百叶窗设计让耳机显得非常精致;金色编织线材包裹着八股高密度无氧铜线。
耳机导管经过重新设计,我配上的是均衡塞。原以为铜雀en700 bass腔体那么大,佩戴舒适性不会太好,可实际佩戴却出乎意料的舒适。相较于en700,人体工学与生产工艺都全面升级,重新设计的腔体非常贴合耳朵,即使侧躺也不会太受影响。
在耳机线的魔术贴上也有兴戈品牌的英文标识,分线器同样是金属材质,上面标示着“bass”产品身份。八股高密度无氧铜线在同级别耳机中比较少见,编织线能有效减低听诊器效应,耐用性也大为提高。但是,我想吐槽的是这线偏硬,手感粗糙还容易打结。有网友反应金色的线材用久了会脱色,这个还有待日后观察。
附带的耳机收纳包是我挺喜欢的配件,里面还有一个小清洁刷新,比一般的铁盒收纳更实用。虽然不是真皮的,但质感还不错。
前面说过,铜雀en700是个偏科生,高频表现极好,低频却是非常欠缺。粗看en700 bass在外观上和en700挺相似,实际上在腔体上做了大量改进。en700 bass的声音是属于比较均衡的,你体验不到en700上的那种刺激,却也不会因为低频缺失而少了那种氛围感。你可以说它没什么特色,但非常的耐听,适合用随身设备听流行乐的杂食者。我觉得这个调校是非常正确的,喜欢听古典音乐、对某种器乐特别钟情的人,显然不会选择这个价位的铜雀en700 bass。
手上的1more陶瓷双单元耳塞,虽然和铜雀en700 bass类型不同,但两者价位相差不多,所以也拿来做一个对比。1more的风格属于温暖型的,声音圆润好听;铜雀en700 bass刚听声音会非常干涩,煲开后好得多,但给人的感觉还是不够饱满。在meav《one i love》中的女声1more表现更佳,在老鹰乐队《hotel california》中铜雀en700 bass的人声和器乐分离度则明显好过1more,在《渡口》中两者在鼓声的表现都有些乏力。总体而言,两款耳机各有千秋。
总结:
收到耳机后我煲了一个周,试听了两周,铜雀en700 bass的耳机素质虽然不如外观那般让人惊艳,但整体表现我还是比较满意的。en700 bass虽然加强了低频,但量不算多,氛围感的营造上还少了一些,喜欢动次打次的可能会不太满意。非要在声音上找出不足的话,就是结像和声场表现不佳,特别是纵向声场,几乎没有。不过,在同价位的耳机中,这两方面的表现也都如此,就没必要苛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