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统失调的表现有-这样表现的孩子不是很常见-需要重视起来
美国权威育儿杂志《parents》,给出的感统失调孩子的表现是这样的:
非常难以忍受下列情况:手脏,噪音,剪指甲,理发,意想不到的拥抱,赤脚走路
被触碰了没反应,喜欢久坐不动的活动,对冷,热,饿等感觉感受不到
总是用力过度或者用力不足,譬如握笔,会握得太用力或者握不住
总是很被动很安静,当你叫他,他总是响应得非常慢
过于谨慎,不肯尝试新事物,不肯接近人群,让他从一个活动转移到另外一个活动的时候(譬如结束打秋千,去吃零食)会非常愤怒
非常喜欢旋转和摇晃,玩耍的时候不顾危险,喜欢不停的乱动
经常发生事故,学一些身体技能的时候非常困难,譬如学骑自行车或者接球
注意,这些表现只是所谓的“red flag”,意思就是需要引起警惕,需要再观察,但是不一定有这些表现就是感统失调。
当然,我看了很多篇文章,不同的文章,会给出一些不同的表现,但是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有这样表现的孩子不是很常见。
但是国内的文章给出的判断依据完全不是这个风格,他不做一些感统失调独有特点的描述,而会把症状说的尽量的泛化,试问“好动、话多、口吃、注意力不集中、孤僻、害羞、固执、挑食、咬手指、笨拙、缺乏自信、爱挑衅打架、发脾气、爱捉弄人”这些特点,会有孩子完全没有吗?总会沾上几个,这里很多的问题都是孩子成长中非常常见的,但是这样描述感统失调,会导致家长焦|虑|症发作,疑神疑鬼,到最后就忍不住要折腾折腾,花银子买心安。花完银子,孩子长大了,阶段性的问题也好了,家长长嘘一口气,哎,幸好我发现得早。
把概念炒热,把症状泛化,搞得好像人人都有寎,然后再推荐各种疗法,这个套路,你不觉得很熟悉吗?是呀,中国人全民缺钙嘛!养活好大一个产业呢!
事实上,感统失调儿童和自闭|症儿童,多动症儿童一样,是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群体,而不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说白了,这些孩子的脑回路和正常人不太一样,是他们的大脑出现了一些异常。至于为什么出现这些异常,很遗憾,和自|闭症和多动症一样,至今无解,学术上没人敢有定论。
深圳市感觉统合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400 777 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