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海归回绍兴创作鲁迅文创潮品,你怎么看?


昨天上午,鲁迅故里景区上架了首批“鲁迅元素”的文创产品,上午9点30分,在不到2平方米的展柜前,围满了市民和游客。这批文创作品是回家乡创业的澳洲海归韩晓挺带着“吾是匠”团队创作的。新一批本土文创产品的出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在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独特”文创产品如何为古城带来新的活力?
“土特产”也可以“高大上”
昨天,是6岁的小孙毅第一次在家门口的景区里买东西。
沿着青石板路,从百草园公寓向鲁迅故里历史街区走去,一张占据景区入口处整片墙面的紫红色像素画吸引了孙毅的注意,在他坚持下,他和奶奶走进了陈列这张像素画的店铺。看到展柜上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小孙毅一时兴奋无比,而他原本只是想外出买咖啡店的蛋糕吃而已。
“这是‘早’字,可是为什么钥匙圈要做成‘早’字呢?”小孙毅指着一个钥匙扣自言自语。在解说员的讲解下,小孙毅最终买了“早”字钥匙扣、一个印有景区风景图的笔袋和一本名为《狂人日记》的手账本。跟记者同行的一位女孩,则更喜欢充满“波普艺术”风格的鲁迅金属头像和组合了老绍兴各种本土元素的冰箱贴。
显然,文创产品的上线,刷新了大众对景区商品的固有认知,哪里都能买到的零食、毫无设计感的礼品带、工厂“流水线”一样的包装等,让游客充满视觉疲劳,大大降低了人们的购买欲望。鲁迅纪念馆馆长助理汤晓风在接受采访时说:“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在多元社会背景下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这一创新的文化产业模式,可以为旅游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尤其绍兴的旅游产业基本以文保景点为主,人文元素众多,挖掘的空间非常大。”
“吃老本”就要吃出品位来
在全国旅游都在探索“文化+旅游”这一模式的背景下,本土文创产品将会成为城市“文化游”的品牌标识,许多人还冲着“故宫淘宝”重游故宫呢。市旅游委员会主任韩彬翔在采访中表示,“本土文创产品的创作过程,追根溯源是‘吃老本’的过程,要珍惜绍兴有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积累,有众多‘大IP’支撑的名人故事。我们要把这些资源整合利用起来,让绍兴的本土文创产品成为城市文化旅游的‘金名片’。”

关注和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