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这7个种植项目,发展前景不错,可以考虑一下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所以对农村有着特别深厚的情感。如今,种植业在农业经济发展当中特别重要,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乡村农业,很多城市的打工族回到农村都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农村的这7个种植项目,发展前景不错,可以考虑一下。
1.枣椰树种植项目。农村种植的这种果树主要生长于亚热带地区以及中东和北非,中国主要在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一带有分布,因此其他地区见过的农民应该很少。这种果树叫做枣椰树,果实就是海藻。枣椰树从开花到结果期间需要经历6-7个月,等到果实从青色变成红褐色,成熟的时候,成百上千个集成一大团,一团就有十五六斤,每株可结果几百斤,是野生果树中的高产。
枣椰树的妙处不仅仅是果实可以食用,枝条还能制作椅子和床,叶子能制作托盘和编制席子,树干可以用来建设房屋和农舍,总而言之好处多,市场前景广,所以现在有农民喜欢种植椰枣树。
2.茶油树种植项目。茶油树它的果实就不能直接食用,而是可以将果子榨出油。茶籽在农村是农民伯伯里的宝贝,每年每逢茶籽成熟,都会去采摘。而且采摘的茶籽,农民伯伯都会晒干然后用来榨油。在城市正宗的高山茶油,可以卖到60元一斤,但是许多农民都不舍得,都会留下给自己的儿子们。
山茶油又称“长寿油”。食用山茶油是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而不是作为治疗疾病的良药。茶油能降低胆固醇,抑制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增加肠胃吸收功能,促进内分泌腺体激素分泌,防治神经功能下降,提高人体免疫力。它的发展前景不错,很多农村人纷纷种植。
3.杜仲种植项目。在农村有一种其貌不扬的树,这种树生长较慢,它的木材没有多大的价值,但是它的皮却是一种非常好的药材,这种树就是杜仲,又叫胶木。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生于山地林中或栽培。分布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均有栽培。杜仲的使用价值是:煎汤,浸酒,泡茶,入菜肴;药用价值可以补肝肾、壮腰膝、强筋骨、安胎。所以,在农村种植杜仲发展前景广阔。
4.构树种植项目,在农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树,现在有好多农村人在种植。它的树上如同毛毛虫般的穗子就是乡下有名的构树穗。这种树体形高大,在无人破环的乡下更是挺拔林立。一般的构树都能长到10米以上,它的树皮里面包含有大量有用的汁液。
构树除了花穗可以食用之外,构树的叶子还可以用来养猪、养鸡、养鸭甚至养牛,它在农村可以说是一种“万金油”的树,用途非常广泛。构树叶经过生物技术发酵后,所生产的猪饲料不仅清香,猪喜吃,而且猪吃了之后贪睡,易长膘。如今有的农村人利用构树生长快,生命力强的特点,大量种植构树,变废为宝,光是采摘叶子这一项,农民每年一亩地收入就可以达到千元以上。
5.枇杷树种植项目。枇杷树,原产中国,各地广栽培,以江苏、福建、浙江、四川等地栽培最盛。喜阳,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常用于园林观赏;植物果实枇杷,具有治肺燥咳嗽功效。
农村种植枇杷树,卖枇杷花。枇杷果的价格比较便宜,就拿枇杷花的价格和它相比,枇杷花比果实要贵200倍。枇杷花茶具有润喉、润肺、化痰止咳、清火解热、治头痛、伤风、鼻流清涕等功能,大家可以尝试去种植枇杷。
6.龙眼树种植项目。龙眼号称龙的眼睛,也有人称做桂圆,龙眼有着有益脾、健脑的作用,同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口感也非常好,因此这几年成了水果市场的新宠。
龙眼在市场上的价格偏高,其实这也因为龙眼种植比较困难。龙眼的成熟期非常长,如果通过种子育苗,龙眼到达丰产期估计要10年左右,通过嫁接的方法也需要5年左右。因此龙眼的利润高,对于想要短期赚钱来说还是非常困难,不过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
7.核桃树种植项目,核桃可能很多人都品尝过,但是见过核桃鲜果的人可能不算多。它的表面有一层青色的皮,剥开这层皮,才能看到它的果核,我们平时食用的部分是果核里的果仁。核桃营养丰富,维生素的含量比其他一般干果的都要高。食用核桃,还对人体具有润肠通便,补充大脑营养,以及抗疲劳等多种保健功效。
农村人种植核桃树,如果管理得当,一亩地可产干核桃几百斤以上,按此推算,如果十来亩地一算下来,收入颇高。
8.芦笋种植项目。芦笋作为一种生长力旺盛且抗病能力强的植物,在-30℃到30℃的温度范围下都可以很好的生长,虽然极端温度条件下产量会受到影响,但品质和口感依旧不受到影响。每年可以采收2-3次,主要在春季供应,在4-10年内将会达到高产期。所以说投入一次可连收10年,且在南方地区的生长期还会继续延长,产量也会更高一些。
农村人种植芦笋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比起普通的农作物种植,利润可多出5倍以上。芦笋的利润比并没有太离谱,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种植。但想要有市场的销售渠道,还是要走规模化的道路,一般芦笋种植面积超过500亩以上,那企业就会上门回收。
这7个种植项目,你们觉得怎么样,可以评论下来,一起分享。创业向来就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想要创业成功,既靠天,也靠地,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因此,大家在种植中也要考虑当地的种植规模,不能盲目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