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志愿的时候,很多人会在学校和专业之间无比纠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专业或学校没填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路怎么走。
小编作为一名80后,二一世纪刚来到没几年,就参加了高考,那时候高考相比现在而言,虽然已经开始扩招,但考上好大学还是很难。真是苦读寒窗十年啊,好不容易熬到高考完,算是结束了一段艰苦岁月。
等到高考成绩出来,填志愿成了那时候困扰最大难题。那时候,说实话,信息并不发达,至少高中生用手机的很少很少,更别说电脑,网吧才刚刚兴起,更别说会上网了,哪有现在这么多铺天盖地的信息可查。
于是,那个时候,老师成了填志愿最大的救命稻草,因为至少老师比我们懂得多。
班里能考上大学的,基本上都是在问老师的意见,报哪个大学,报什么专业,等等。
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班主任老师侃侃而谈,说这个学校不错,那个学校很好,说得让我们佩服之极。具体细节至今详,但是在帮助大家参谋专业的时候,这时候的老师说过一句话,让我至今没有忘记:”同学们,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你们正好赶上了好时代啊”。就这样一句话,当时记得班里很多同学选择了生物工程这个专业,没错,就是这个生物工程专业。而小编当年虽然也是一窍不通,但还是选择相信了自己,看着什么计算机科学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等,感觉很高大上,于是,现在就成了一名工科男。
现在回头看,那时候老师说得确实没错,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生物基因工程的出现,简直就是如炸弹一般,在整个地球上爆炸了,瞬间感觉这是一个将颠覆人类的一项新科技,人类癌症有救了一样。作为学生,感觉只要学了生物工程,从事生物相关工作,未来必然像科幻片里那样,立马高大上。
如今,再回头看看当年班里选择生物工程专业的同学们,现在都在做什么。其中,一个当年考上985生物工程专业的同学算是混得不错了,在西门子做医疗器械销售;几个考上211工程的,后来选择了去中学当生物老师;还有个别最后在不太知名的生物制药公司里,做技术员,进华大基因这种公司都没有。
后来,听他们叙述,他们的大学同专业中,大部分选择了转行,最后并未从事生物相关专业。是不是很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