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关注我!轻松简单玩海水!
控藻系列文章回顾:
基础理论:
那些可以帮助我们海缸玩家控藻的螺,蟹,海胆
那些海水鱼可以帮助我们控制鱼缸里爆发的低等藻?
海水的控藻:利用植物与贝类及珊瑚
其实这样是最效率的除藻方式,没有之一
解决方案:
海缸的控藻:绿色藻的处理与治疗
海水鱼缸的控藻:褐藻不是褐色的藻哦,你搞清楚了吗?
海缸的控藻:蓝藻(红泥、绿泥)
红色的藻类,如果是高等藻深受鱼友喜爱,例如:火焰藻、红葡萄藻,红千层等,而绝大部分红色低等藻比绿色的低等藻更让鱼友苦恼。
红鹿角藻(红千层?):这个藻很像是红千层,我也不确定他是不是红千层,但是他是松散发育的,一般会随着进口珊瑚的人工基座带到鱼缸,偶尔也会在缸里的新石头上冒出来。在老鱼缸基本很少见到,所以我猜测应该是有藻的种子(孢子)携带到缸里的,属于高等藻,这个藻不难看,我在缸里如果发现,如果是单独的石头上,我会考虑移植到底缸去。
这种藻应该只适合在水质良好的缸里发育,所以他不像低等藻那样有危害。
如果你不喜欢,可以手动清除,放心,他们很难在你缸里大量发育。
微型红毛藻(polysiphonia):这种藻一般出现在珊瑚骨或者石头上,浅浅的一层红毛,多数常见于脱骨后的硬骨上及硬骨根部,一般都在0.5cm以内的长度。
这种藻会刺激硬骨脱皮,所以发现后要及时清理。
这个藻跟po4关系不大,主要是短时亚硝酸盐与铁元素及有机物增高有关系,一般在缸里硬骨有脱底,或者莫名消失鱼类后出现,之后亚硝酸盐虽然恢复了正常水平,但是这个藻因为吃的生物少而留存下来。
建议这种藻出现后测试下亚硝酸盐数据,如果略高,则注意控制鱼缸的输入,给硝化系统稳定的时间。如果亚硝酸盐正常,且这种微型红毛藻不再蔓延,则考虑手动清除,礼服海胆,长刺海胆(魔鬼海胆)可能会啃食。同时考虑活性炭吸附。
红毛藻(asparagopsis):常见的红毛藻,柔软的红色丝状,一簇一簇的,无论光照强弱,都可以蔓延,一般在1-3cm的长度。
现在主流的说法是缸内有机物低,不是没这种可能。你可以试试加大喂食量,但是要密切关注np的水平。
有机物低的原理是物种失衡。我多次 提到了这个概念。下面解释。
红毛藻跟po4 no3没多大关系,这个藻经常出现在低营养盐的sps缸内。
根据我的经验以及文献资料,我认为这种藻更容易出现在低营养盐缸内的原因是,低营养盐导致鱼缸内的其他类型的微藻很少,在缺乏同类生物竞争地盘的情况下,如果亚硝酸盐短时间过高,同时缸内的铁元素过高的情况下,就可能会爆红毛藻。
有一种操作很可能会导致红毛藻爆发,就是在低营养下,大量使用铁基的磷酸盐吸附剂,例如rowa,就很容易导致红毛的爆发。
这玩意大部分鱼不吃。所以在控制时,请手动除藻,这是最快最有效的办法:长到基座上就直接把基座拿出来刷;如果是石头上,无法取出的情况下,我建议先手动拔毛,之后牙刷清理,再用虹吸管抽水,出水接底缸滤袋里,这样红毛藻留在滤袋里,而水也不浪费。
可以考虑饲养红葡萄藻,火焰藻,因为红色藻类对铁元素都有消耗,相当于培养红毛竞争对手。
另外请考虑暂时停止可能含铁元素的任何 添加物。
红色硬毛(gelidiopsis):这种红色藻很硬,有点钢丝藻的感觉,但是都是要附着在活石上生长的。长得特别慢,我认为无害,就是丑。手动去除就好了。
钙藻(coralline algae):好多新手都听过,钙藻多的石头是好石头;也听过钙藻多的鱼缸水质好,诸如此类的说法。
确实钙藻能一定程度上反应水质,但是这个东西如果多了会非常快的消耗水中的kh与ca,增加鱼缸的无谓的消耗,所以,钙藻还是要控制的,而且钙藻累积生长的活石上,sps硬骨很难蔓延,所以我们要控制钙藻。
记住钙藻只是水质的风向标,在鱼缸这个环境下,钙藻本身并不是有益的藻类。
对于玻璃上的钙藻,我们需要每周坚持清理一次,否则积累一层之后,基本很难刮掉了;对于器材上的钙藻,我一向主张使用“洁厕灵”浸泡后冲洗的方式,半小时搞定,您觉得洁厕灵不靠谱,那就用“柠檬酸”,但是效果不咋滴。
而石头上的钙藻我建议饲养几只海胆,长刺海胆效果最佳。
本章不讲红泥,红泥属于蓝藻,我会在蓝藻部分讲红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