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嘉善高铁南站西南1公里处,有一座同时横跨沪杭高速铁路和沪昆高速公路的大桥,这座桥跨度之大,在沪杭线上非常罕见。无论是乘高铁还是开车经过这里,都能看到这座大桥。很多人肯定会认为,桥上车水马龙,交通繁忙。实际并非如此,这座已经建成将近两年的大桥至今未启用,形同废桥。当地有人质疑这座桥在规划上存在问题。
桥两头都被墙拦住
站在嘉善高铁南站入口处,向西南方向看,能清楚地看到这座大桥。不过,由于桥太长,只能看到其中一部分桥身。往西南走将近1公里,有个丁字路口,一条路去嘉善高铁南站和沪昆高速,一条路去嘉善城区(与谈公路相接),另外一条路通往大桥(往大云方向)。
通往大桥的路很宽,有高高的路灯和红绿灯,红绿灯灯柱有的已经生锈。路两边有绿化带,但由于养护不到位,已经野草丛生,很荒凉。
上桥的路被一堵墙拦住,墙上写着:禁止通行。若要上桥,得从靠近栏杆的墙角翻过去。桥很长,从北桥堍走到南桥堍需要七八分钟。桥面上有的地方长了野草,有的地方则被用来晒青蛙头。桥中间的栏杆上安装了铁网,原是防止有人往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上扔东西,现在也已经生锈和损坏。
南桥堍同样被一堵墙拦住,禁止通行。南桥堍与一条公路相连,这条公路一头通往大云,一头通往吕公桥。在桥南面的村庄打听,没人知道这座桥为何至今不通车。
“好像建成有两年了吧,一直没通车。如果通车,肯定要方便得多。”一位村民说。现在,南面的村民北上去嘉善县城,除了绕道往大云方向走以外,就是走大桥下面的简易道路。“这么大的一座桥建成了却荒废着,实在可惜,不知道为何迟迟不通车。”住在附近的杨先生在大桥建成时高兴了好一阵子,结果等来的却是失望。
杨先生告诉记者,这座桥总投资超过6000万元。“6000万元就这样荒废着,如果存到银行,现在有几百万元的利息了。几百万元就这样白白浪费,真是可惜。如果要通车,很多地方还得重新修过,又得花不少钱。按理说,上马这样大的项目,是经过科学规划的。但现在看来,是否存在盲目拍脑袋的情况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村民还是村干部,都希望这座桥能早日通车。
修建时备受关注
记者查阅了大量资料,收集到不少这座大桥的相关信息。这座大桥的名字叫“沪杭分离立交大桥”,属于平黎公路嘉善高铁南站连接线工程的四标段。平黎公路嘉善高铁南站连接线工程,是浙江省重点工程。
相关资料显示,平黎公路嘉善高铁南站连接线工程呈“两横两纵”布局,东接善江公路,西接嘉善城西大道,向北与嘉善大道连接,向南跨沪杭高铁和高速公路后,与大云至新埭公路连接,总里程约12公里。该工程的建设,能进一步优化嘉善县的交通环境。
沪杭分离立交大桥是横跨沪杭高铁、沪昆高速的一座大桥。大桥建造工程于2010年3月开工,2012年7月完工,总投资6000多万元。桥全长986米,桥面总宽30米(一说桥长788.2米,嘉兴市区的嘉兴大桥长880米、宽25.5米),为左右幅桥梁,双向六车道,中央设置分隔带,宽3.5米。
当时有媒体宣称,沪杭分离立交大桥建成后,是嘉善新城连接南部及嘉兴港区的又一主要通道,对区域交通一体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沪杭分离立交大桥修建时受到各方关注,媒体对它的报道也不少,包括浙江在线、央视网等。这是因为在900米范围内连跨高铁与高速,在嘉善是首例,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施工时,因为连跨技术要求比较高,为此高速交警、高速路政、高速业主等多方参与协调。
当然,沪杭分离立交大桥最受全国关注的还是一次重大事故。2010年6月25日,修桥工地上发生安全事故,一架架桥机在吊第一块梁板时发生倾覆,短短几秒钟之内,架桥机以及混凝土梁板等近百吨重的东西轰然砸了下来,现场7名工人来不及脱逃,共造成2死2重伤3轻伤的惨剧。其中一名死者是浙江东阳人,只有20岁,当时是一名实习生。
如今,悲剧已经渐渐被淡忘。同时被淡忘的还有这座曾被寄予厚望的大桥。那么,投入如此巨大、地位如此重要的大桥,为何现在会落到被“遗忘”的尴尬地步呢?是桥梁有质量问题还是规划有问题?或者还有其他问题?
来源:南湖晚报
去过那里
估计是质量问题!
给戏中的疯子评分:积分 +1理由: 领导剪彩,工程分包出去,钱到手,以后就不管了
不过是趁高铁建造时同步提前预留好跨线桥梁而已,此桥往南应该接通新丰,但是也没动静。
桥下有路何必造桥,造了桥又不通车这里一定有问题,钱多的没地方花了,当初为什么一定要造桥而不是选择成本更低的下穿沪杭高速和高铁的通道
你说的两个明显错误,纠正一下:
1、当年高铁开工是如何的风风火火,一切地方工程全部要为高铁让路,且不说做成下穿要从审批到施工需要多长时间,就算直接能施工,那在施工期间上面的高铁也是不能同时建的,高铁工期延后,在当时那算什么性质?而且还要下穿已经通车的沪杭高速,所以是不可能的做成下穿的。
2、下面有路就不用建高架,那也是错的。高速公路和高铁下面的通道是有高度限制的,宽度也是有限的,一般能做成双车道已经是最大限度了,平黎公路现在是4车道还是6车道我不到清楚,但是从照片的梁板宽度看好像是双向4车道,单从平黎公路现在的车流量看,你觉得一个单单桥下通道能满足平黎公路目前甚至是以后的发展需要吗?
所以我个人觉得建这桥现在可能看不出作用,但对以后这片的发展因该是预留了空间的。不能完全否定。
见过上海的中环吗,整个西段都是采用下穿式立交,双向8车道
那是城市道路,上海一个地方,他可以有统一的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工期也有长远的规划,这都容易办到,毕竟部门间是平级 ,大不了上海市政府可以统一协调。但是这个桥是嘉善的,高铁的铁道部的,一个地方的处级,一个国家的部级,不管从规划、工期、施工图设计你都不可能协调,况且高铁当时工期又这么紧,你要做成下穿你觉得可能哇?
现在不管施工哪条路,就算要上跨铁路,那也是非常难的事情,不仅要铁道部来组织方案审查,耗时耗力不说,费用也远高于正常的跨线桥施工,这些你们没经历过是不会知道的,要挖开路基下穿,你只有做梦去了。
这段高铁的高架桥这么高你没看到吗,下穿高铁只要稍微把路面降低点就可以通行集装箱卡车了,重点是高速公路,下穿高速公路才有一定的难度,像市区三环东路南北湖大道那个跨高铁通道才是真正的下穿,路面降低处理了
下穿哪有这么简单,一般路基要从地面平整、软基处理、路基填筑、路基压实、路面还要从底基层、基层、填到上面层。不是单纯的把路往下挖就好了。下穿还要考虑排水问题。像南北湖大道,两侧都做了排水井的,还有机埠抽水,但到了暴雨天一样积水严重。你又不可能让高铁抬高高度,从车站出来这么点高度,集装箱车是肯定过不了的,而且高铁的桥他的梁板长度也是固定的就是说他的立柱距离是固定的,你在他的立柱边上下挖路基,出了事嘉善能担这个责任吗?
再说一句,南北湖大道为什么要能下穿高铁,南北湖大道本来设计的时候是没有高铁的、所有前期都完成了,施工单位都进场了,但是路基一夜之间被高铁填断了。与高铁交叉的600米这段工程工期整整往后延了一年,最后由高铁出下穿图纸,南北湖大道修改设计方案才算勉强完工的。像嘉善这种在高铁之后的工程,想要下穿他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不是先来后到的关系,城市要发展就必须突破铁路的瓶,不是架桥就是隧道,长水路由拳路不是一样下穿了吗?至于各方面协调这种我们百姓不管,只要路通就行了市区高铁站怎么不是像其他路段一样高架要路基式设计,这样对今后嘉兴市区道路发展又是个障碍,南北湖大道那里雨天积水就是设计问题,高铁下面隧道形式,跨高速公路架桥,这么短的距离落差这么大水都往低处流了
老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一点不错。说不清了。
给戏中的疯子评分:积分 +1理由: 纳税人的钱,就是自己口袋里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