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
这里有最好看的电影影评
及影片推荐
这是一部仅有6分多钟的阿根廷短片。
但是,一上映就包揽了2009年度anima-科多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利尔达拉美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至今已在全世界获得102个奖项。
豆瓣给出了9.1的超高分数,超过了98%的短片。
五万人参与评价,五星好评率超过了60%。
动画短片《雇佣人生》将一个被雇佣关系所支配的世界赤裸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影片中所有的物品都被“人化”,而所有的人又都被“物化”,既借物喻人,又借人喻物。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往往会背负着很多期许,也会受到很多的束缚,我们渴望做自己,忠于自己,却发现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处处都充满着雇佣关系,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去适应这样的生存法则,我们所处的人生,更是一个雇佣的人生。
影片一开始,一个逐渐被放大的闹钟呈现在画面中央。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时钟的分针,时针全都是由人的四肢组成的。
男主人公面无表情地起床,拉开一个人形的落地灯;在长着人手的镜子前洗漱,坐在由人后背支撑着的桌椅上品尝早餐,然后走向门口拿下挂在“人身”上的衣服和皮包,开始了他一天的生活。
他走在街道,打了一辆“出租车”,特别的是,这“出租车”居然也是人,就连街道上的红绿灯也都是人“变的”,高高的挂在电线杆上……
等到了公司,他迈进了由四个壮汉组成的公司大门,坐上了由一个大胖子操控的电梯。
最后,他来到了一扇门前,整了整衣领,淡然的趴在了门前,原来他仅仅是老板办公室门前一块垫脚的门垫。
整部影片所有的物品,所有的行为,全是由人来完成的。他们面无表情,冷漠又机械。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社会有些残酷,但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也是真实的社会。
现实的社会充满了物质色彩,越来越多的人都被“物质化”。影片中所呈现的正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只不过影片将这个物质化的世界更夸大,更直观的表现了出来。影片里的社会,是个“道貌岸然”的社会,每一个雇佣工人都衣着光鲜。即使是趴在那里,吊在那里,或是躺在那里被踩,也都是衣冠整齐的。这个在我们看来有些扭曲的社会在影片中确是那么的正常。这种雇佣关系反倒成了一种常态,一种习惯。所有的人都对这个习惯欣然接受,没有反抗,只是面无表情的生活着。因为他们明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生存,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整部影片只有7分钟,没有一句台词,但正是这种“无声”的表演才更让人震撼。被“物化”了的主人公或是其它人,只懂得服从和接受,却从不思考这是否是合理的,是否能够改变,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世界是被接受的,整部影片也没有过多的音乐,有的只是“闹钟声”,“脚步声”等等这些略显机械的声音。但也正是这样的声音才更符合这样的世界,不是吗?
看完整部影片,虽然觉得有些沉重,但也有希望所在,影片最后的结尾,那个顶着灯罩的人,摘下了套在自己头上的“灯罩”,看了一眼,扔在了地上,还原了自己的真实面貌。这应该也是影片最想要表达和传递的,当我们被众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着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勇敢地扔掉自己头上的“灯罩”,做回最真的自己呢?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的“雇佣人生”里,我们该适应这样的生存方式,但在适应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不忘初心,保持自我。别让自己的一生变成短短的7分钟,片尾有彩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