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跌,认沽期权高涨10倍抓眼球,从券商到期货公司哪家期货经纪强?竟是这家份额最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a股大跌,也让“暴动”的期权市场大受关注,开通股票期权经纪业务交易权限的86 家证券公司以及23 家期货公司中,哪家券商或期货公司占期权经纪业务份额最高?一直以来,哪家最有市场话语权?
11日,沪指大跌5.22%,报收2583.46点,跌穿“熔断底”,创下近4年来新低,并创下了两年半最大单日跌幅。上证50etf报收于2.439元,下跌4.17%。大盘暴跌,市场避险情绪提升,沽空期权全线暴涨,其投资者正迎来狂欢。
认沽期权为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反向工具之一,今年每逢大跌,都成了众多机构和投资者对冲下跌的选择。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50etf期权累计成交量为2.2亿张,其中认购期权1.18亿张,认沽期权1亿张,日均成交量119.22万张。
目前,已有 86 家证券公司以及23 家期货公司开通股票期权经纪业务交易权限。今年前三季度,期权经纪业务所占市场份额最大的券商,不是中信不是华泰不是国泰君安,竟然是华宝证券,占据7.96%的市场份额,华泰、中信、广发、招商紧随其后,排名前五。
期权经纪业务排名:前三季度 华宝证券第一
据了解,目前,已有 86 家证券公司、23 家期货公司开通股票期权经纪业务交易权限,61 家证券公司开通股票期权自营业务交易权限,10 家证券公司为 50etf 期权主做市商, 2 家证券公司为 50etf期权一般做市商。
86家开通股票期权经纪业务交易权限的券商中,哪家相关业务占据的市场份额比较大?
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悉的数据,9月单月数据来看,华泰证券经纪业务成交量(不含自营、做市业务)占6.857%的市场份额;中信证券、广发证券9月份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72%和4.15%,位居第三和第四。
9月份股票期权经纪业务成交量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券商你绝对想不到,竟然为华宝证券,占据市场份额为6.04%;并且今年前九个月累计成交量市场份额来看的话,华宝证券超越华泰证券,跃居行业第一位,占据7.96%的市场份额。
就前9个月累计成交量来看,华泰证券占6.92%的市场份额,跟随在华宝证券之后,排名第二;中信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安信证券等券商所占的市场份额均超过了2%。
而从2015年2月9日期权上市首日至今年9月末,各家券商所拥有的经纪业务客户数量分别占据了多少市场份额呢?
数据显示,招商证券、广发证券、银河证券的累计开户市场份额均超过了8%,位列前三。此外,国信证券、安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的累计开户市场份额均超过了5%。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9月份新增客户数暴增,招商证券当月新增客户市场份额提升了18.35%,广发证券当月新增客户市场份额提升了11.68%。
23家期货公司排名:鲁证期货领先
有23 家期货公司开通股票期权经纪业务交易权限,这些公司经纪业务成交量排名如何?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鲁证期货成交量占据了7.93%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名;南华期货和银河期货的成交量市场份额均超过4%,位列第二第三。
相比起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累计开户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就比较少,没有一家期货公司累计开户市场份额超过1%,银河期货累计开户市场份额最高,为0.167%。
沽空期权暴涨
11日,大盘暴跌,市场避险情绪提升,沽空期权全线暴涨。当天,上证50etf期权合约总成交量则较上一交易日增加67.52%,创历史新高。其中,50etf沽10月2300涨幅最大,为990.91%,50etf购10月2600跌幅最大,为61.59%。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市场避险情绪提升。
认沽期权为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反向工具之一,今年数次大跌,都成了众多机构和投资者对冲下跌的选择。据上交所发布的最新一期《股票期权行业通讯》,9月期权市场累计成交量2963.36万张,与上月相比减少了15.26%;日均成交量155.97万张,与上月相比增长了2.58%。
自2018年以来,50etf期权累计成交量为2.2亿张,其中认购期权1.18亿张,认沽期权1亿张,日均成交量119.22万张。
上海交易所在传统的股债基之外,于2015年推出期权产品,目前只有上证50etf期权一个品种。2015年(2—12月)月均成交212万张,至今年月成交量已增数倍。
据了解,股票期权合约为上交所统一制定的、规定买方有权在将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约定股票或者跟踪股票指数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简单地说,期权是一种权利,赋予你在约定时间,用固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如果市场走势有利于你,你就可以行权,赚取市场价和执行价之间的差价利润,如果市场走势不利于你,你就可以不用行权。
在上证50etf刚推出的时候,时任上交所衍生品业务部副总监万建强曾简要介绍过股票期权的作用: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在套保套利、提高风险收益方面有好处;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不仅可以起到杠杆交易,还可以对持有的现货提供保险,同样还可以卖出,提高交易的额度。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