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我的一个堂弟,高考成绩是上不着下不就。浙江特色高考,考生喜欢上海。清华北大以后,能去复旦交大的一般也都去了。剩下来的1000多,基本都是浙大。这个堂弟是轻松夹在了上海和浙大之间。但是他出人意料地去北京一所外国语大学学了德语。这是让我很惊讶的。攀谈几句,他有十分开阔的视野。理工科无非是捣鼓几个鸡毛蒜皮的与生活扯远了的小课题,政治文史又太毋黑黑,到不如学一门外语,有朝一日去领过异国风光来的好。学习德语,自然也学习了德国人民的文化历史,知道了德国崛起又迅速败落又成长为奶整个欧洲的存在的历史。堂弟出身农村,为人谦逊,贪图中能听得出阅读量和见识,以人为镜,以史为镜,堂弟到不失为未来一个当公务员的好候选人。
当官的人,一定要有干货在。混吃等死之辈只能拿底薪。不管是在企业还是在事业单位。这种混子,绝对是应该降他工资、扣他福利的。跟那些喜欢比比要加工资,平时却没有一副为人师表的垃圾老师一样,都是社会的渣滓。这种渣滓是比黑社会、流氓、反动分子更加有毒的。他们带动的是一个社会的风气。本来锐意进取的社会,就是在这种人的带领下,一代代变得败坏。慢性病还有药治,只能换血。
在当公务员这方面,我是力挺文科生的。而且是要优秀的文科生。这些人读过历史,有能力臧丕天文地理古往今来。读历史、看纪录片,喜欢看那些记录文学,就会体察到这个社会的疾苦。现在要提倡“文科治国”。当年江、胡时代,领导人们清一色都是名牌大学理工科毕业的。到不是说理工男不能从政了。这个国家毕竟是有一群饱读诗书、学习文史、社会科学的人存在的。这些人不出任要害部门的长官或者国家领导人,反而让一群学机械、水利的理工男上架。这是极为中国特色的一件事。
当然了,文、理科毕竟只是学习方向不同。理科生也有爱好文学、爱读历史的。只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原来那种靠资历靠出身来选拔人才的事情再发生了。当官之人,比然要饱读诗书。这样才知道该怎么治理。这一点,古代做的那是比现在好不知道多少。要不是后来出了捐官,县太爷那都是举人进士。这可比现在这些聚众打牌、没事办公室挂机的镇长乡长好不知道多少倍。
有才能的人进去,出来也是变成一样的
饱读诗书……您的意思是诗词取士??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会被同化会变的。
楼主说的好像我们读理工科的学生脑子一根筋似的,适合不适合和学文理没关系吧
其实我只好奇,楼主的高考成绩是多少,会觉得复旦交大和浙大之间的分数叫是、上不着下不就
你认为能动嘴皮子就能当公务员吗?你认为公务员就不要理科生了。真是的。
楼主这样的,一本有点悬。还清华,北大。
公务员就没有技术岗吗?你特么让一个文科生去管管水利看!
我倒觉得理工科读出来的思维更加理性,严谨,适合治国理政。
文人误国
楼主堂弟做公务员未必能做得好
年轻人进去要不了多久就会被那些没能力,爱摆架子的老宣头给同化掉的,除非是那些很有针对性的技术性部门
饱读诗书,肚子里装的都是封建等级制那套人吃人的把戏和诡计,省省吧
迂腐文人治国?药丸
请不要曲解别人的原话
能考进去的都可以当公务员,毕竟他们要从几十人顺至几百人中拼出来
我断言.......楼主根本没上过什么正经大学.哈哈.
看写的东西.......就一卖菜的咄咄嘴的样子.
各位看客别当真啊
文学纸上谈兵的东西
能不能做公务人员还不一定呢……你堂弟万一自己想做别的不想做公务员呢。你又代替不是他,做了再说也不迟,
你有点妒忌公务员,你有妒忌心,什么事都做不,什么朋友都交不好,历史是最好的课堂,无论那个朝代都有好有坏。现在国家有政策,你小的占上边
妈的,看不起我们理工男
666666文科生也就写写这些厉害,理科生自动退散。
6666666
楼主可以试着能否做一个好家长,然后再来评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公务员。纸上谈兵误国害民
我记得理科优秀的学生,他的文科成绩并不比文科生差.文科生大多是因为物化生差而无奈选文科的.
相对讲文科生确实比理科生活泼点,但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说明文或理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