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黑观点∣莫把“辟谣”当“春-药”


头一天“辟谣”,第二天“谣言”就成真,张家界大峡谷正练就一身左右手互搏之术,一手捂嘴,一手打脸,瞬间便引发旅游界哀鸿遍野,媒体界人仰马翻,旅游主管部门此时也可能正处于深度懵逼状态。
每个人都在问:张家界大峡谷到底想干嘛?前两天微信朋友圈突然被一条“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9月1日暂停接待”的消息刷屏,各旅行社从业人员也处于紧急调整行程的状态,不料,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突然在多家媒体发布“辟谣”信息,称9月1日暂停接待是造谣!
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官方回应是这样说的:“景区方未发布任何关于玻璃桥关闭的官方信息,目前玻璃桥仍在试运行,并积极完善相关的接待设施,为正式开放做好铺垫,景区如果要调试完善须要关停将会提前一周时间通知。”同时还告诫网友不要信谣传谣,“造谣是要付(编者注:负)法律责任的,轻则公安请你喝茶,重者是要关号子的”,吓得我赶快退了微信,脸色凝重地望向了立功桥方向……
但仅仅时隔一天,这条“辟谣”信息又成谣言被辟谣了,还是同样的媒体,还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哥是老中医,专治吹牛逼,说好的提前一周通知呢?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也不是这个节奏好吗?此时我好心疼旅行社,这三番两次地被耍猴,该怎么给客人解释呢?我也好心疼帮忙辟谣的媒体,脸上的巴掌红印要多久才能消褪呢?
其实讲真,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从开建伊始,就开启了“造谣——辟谣—造谣—辟谣”的循环模式,真想不明白,到底是哪些内心黑暗的人无聊到一天到晚造谣呢?该不是他们自己吧!像我这么想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为什么?因为每次造谣、辟谣都能引发一次“舆论高潮”,这家伙,万众热切讨论,媒体跟踪报道,哗哗的流量转化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呀。从舆论传播的角度而言,“谣言”就像是一枚神奇的春-药,物美价廉,功效显著,久而久之就让人迷恋和依赖,这种传播学疾病有一个形象的名字:炒作。
说到炒作,简直就是张家界的专利,管它骂声滔天,玻璃桥一开,日均万人营收百万,相比几声叫骂声,银子才是重要的。只是如此三番五次把游客当猴耍,透支的其实是景区的公信力,试问以后你再发个通告啥的,媒体可能都不敢轻易发布了吧。公信力这东西就像人体的肾器官,春-药一时爽,肾脏一世衰,在张家界大峡谷“朝令夕改”的背后,实质上是景区经营思维短视的体现,也说明景区内部管理极为混乱。长此以往,便会陷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死循环。
珍视自身的声誉吧,就像珍视肾脏一样,少一点春-药的快感,多一点务实和真诚,这样你才配得上“张家界”三个字。

力黑同志好久没到论坛发声了

炒作的嫌疑还是脱不开的
但是我觉得哈
内部管理分歧 是最大的祸因
哪个单位或者部门都不是铁板一块 各有各的考虑发出的声音不一致 就会出现“反复辟谣”

反正去了的都后悔死了,里面停车场一片混乱,黄牛满地跑,黄牛拿票比旅行社还方便,基础设施完全没有,

能卖一天是一天,虽然一身性病,老鸨还要数钱不是。

特意登陆来支持楼主

关键是对春 药危害的认识力不够强,都像黑哥一样,不买春 药,春 药店也就关门大吉了。

所有旅行社都不安排那里,所有人都不去关注他,让他自己死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