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用16年带领金山上市,如今只用8年把公司做到估值近1000亿美元

在中国的互联网界有一个公认的“劳模”,那就是雷军。雷军的“工作狂”属性早有耳闻,经常一天工作20个小时,周末也不休息。很久很久以前爱迪生就曾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那99%的汗水有时候还挺有效。
2010年4月雷军创立小米科技,这算是他第二次创业。小米的出现打破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低配高价的局面,直接把智能手机的价格拉到了千元以下。一时之间,小米势如破竹,迅速挤进圈内智能手机销量前五的行列。虽然在2016年小米跌入低谷,被oppo、vivo等国产品牌超越,但是2017年小米强势反弹,不仅回归智能手机前五行列,全年营收也达到了1146亿元。
时至今日,小米已经成立了8年,如今也迎来了发展的关键节点,那就是上市。5月初,小米已正式提交ipo申请文件,更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第一股,也将是2014年以来全球最大ipo。同时也有媒体报道称,小米ipo后估值有望达到900-1100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小米一旦ipo成功,将有可能把bat中的百度甩在身后,成为新晋的互联网巨头之一。
从3000万元人民币开始创业,到如今估值将达1000亿美元,雷军只用了8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然而雷军也并不总是这么幸运,曾经在金山的时候,雷军就足足用了16年才把金山带上市。
1992年初,雷军得到求伯君的赏识,加盟金山公司,一入金山深似海,这一呆就是16年。这16年来雷军的目标就是带领金山上市,但是这时的雷军似乎并没有那么幸运,在上市的路上辗转了几个市场,结果不仅为上市错失了市场,还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黄金十年。
终于在2007年,38岁的雷军带领金山上市了,但是这时候的金山已经错过太多太多,2006年全年的收入也不过3.16亿元,ipo时的市值6.6亿美元。而后起之秀马云所创办的阿里巴巴也于同年在港交所上市,募资约17亿美元,让阿里巴巴成为亚洲最大规模及全球第二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首次公开发售,上市首日阿里巴巴的市值更是达到257亿美元;同时腾讯在2007年的市值也突破100亿美元。相比之下,“前辈”雷军所带领的金山要逊色许多。
金山上市后雷军便离开了金山,之后的几年主要在做天使投资,赚了不少。2010年左右移动互联网的机遇来临,雷军创办了小米,抓住了这波红利。在互联网时代,雷军错过了黄金十年,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雷军一跃成为移动互联网炙手可热的新贵。所以说到底,是时代和趋势成就了雷军和小米,当然这也离不开他的坚持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