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肤具有细腻、柔嫩、温软、平滑和纹理不清的特点。新生儿表皮角质层很薄,只有成年人的十分之一,保护能力弱,一些轻微的摩擦和外力,就会造成损伤。这样的损伤不一定都能发现,但都容易引起感染。新生儿的皮肤护理,是很重要的一项日常护理。
新生儿洁肤3要素
1、使用流动的水每日给宝宝洗澡。但在宝宝有腹泻、发热、咳嗽、湿疹、流鼻涕等症状时,就该避免洗澡,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即可。浴后要涂上润肤露,不要忽略像手肘部内外侧这样的皮肤褶皱处,在褶皱处应当着重照顾。
2、在清洁宝宝皮肤的时候,不要用力的揉搓,也要注意水温,烫伤和感冒都需要避免。宝宝的皮肤,仅靠一层弱酸性的天然保护膜来保护,所以选择洗护用品时,需要选择温和且不含皂质的无泪配方婴儿洗护用品。这样在给宝宝洗澡时,宝宝身上那层天然保护膜才不会损伤过多。洗澡后要尽快擦干宝宝的皮肤,特别是一些容易藏水的皮肤褶皱处、腋下、脖颈、腹股沟等。
3、在给宝宝做皮肤护理的前后,妈妈们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手部清洁,动作要轻柔,不要留指甲。直接和宝宝皮肤接触的衣物、被子等等,应选择柔软且吸水性好的棉织品为宜,避免在宝宝的衣物上出现别针或者扣子。
5种皮肤现象要注意
1、胎垢
注意观察宝宝的头顶,有时会出现一种黑色鳞片一样的硬痂,医学上称为胎垢。它是由宝宝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类物质集合形成的,不容易去除。
护理建议:清除胎垢首先要先软化胎垢。可用婴儿润肤油先浸透胎垢几小时,待胎垢软化后,用清洁毛巾或者梳子沿着头发生长的方向轻轻的去除。不要在胎垢坚硬的时候强行擦拭和用硬物去刮。
2、新生儿红斑
很多宝宝的身上或脸上会有红色的,大小不一的斑点。因为新生儿刚出生,对周围环境容易过敏,这些红斑就是源自宝宝体内或体外致敏物质刺激造成的,其实是一种生理现象,并非生病。
护理建议:这类型的红斑,几天后就会消除,不需要特别的药物治疗。使用柔软干净的衣物和抱被,也可以减少宝宝的皮肤刺激。
3、新生儿痤疮
宝宝在妈妈体内时,如果摄入较多的雄性激素,在出生后皮肤的皮脂会分泌旺盛。而这些皮脂极易堆积在毛囊里,导致新生儿痤疮。
护理建议:一般而言,这种情况同样无需治疗,只要不去挤捏宝宝的痤疮。如果宝宝喝的是母乳,则妈妈需要注意膳食平衡,减少高脂肪和辛辣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沾水或出汗要及时擦拭。不要让宝宝便秘,而雪上加霜。一旦痤疮出现感染现象,请立即就医。
4、脱皮
新生儿的表皮和真皮的连接不紧密,表层的角质层也很薄。因此,宝宝的皮肤容易干燥、脱皮和粗糙。这种现象在头一周最严重,之后会减轻。
护理建议:给宝宝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清洁用品适量就好,不可因为追求干净而过量使用。已经脱皮的宝宝,不可用毛巾或手用力搓洗,可让脱下的皮自然掉落。
5、栗粒疹
栗粒疹会让宝宝脸上出现1~2毫米大小的黄白色丘疹,上面覆盖着薄薄的一层表皮。主要集中在宝宝的脸颊、儿童,在眼鼻周较为严重。
护理建议:栗粒疹是妈妈看了担心,但宝宝是不会有痛痒的不适的。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消退,不需要涂抹任何护肤油或者药膏。切记不可挤压或擦洗,一旦破了,就容易感染。
预防常见3种皮肤疾病
1、尿布疹
尿布疹是宝宝比较常见的问题。选用尿布时,需要注意选择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的尿布,更换要勤,更换时都需要彻底清洁宝宝的臀部,并涂上适量的护臀油。如果已经出现臀部皮肤发红,就可以增加换尿布的频率,臀红严重时,可在保暖的情况下,让宝宝“光屁屁”。
2、湿疹
切记不要使用肥皂等有皂质的刺激性洗浴用品,避免化纤织物与宝宝的皮肤直接接触,衣物常换洗。建议宝妈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母乳中是有抗体的,宝妈在哺乳期间,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3、痱子
注意室内温度,不要让宝宝出太多的汗。室内应通风凉爽,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干爽。注意皮肤褶皱部位的汗液残留。避免宝宝一个姿势睡眠过久,造成皮肤受压过久而影响汗液的分泌。
我想要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