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车补不够花,而是观念没转变(转)


近日,记者分别回访杭州、温州、南京、大庆等部分车改试点地区。面对中央最新拟定的车改方案,试点地区的官员们有期待,也有困惑和不解。一位每月拿500元补贴的商务局公务员就对记者说,“不知道领导的补贴够不够,反正我是不够用,不能打车就只能坐公交了,工作还是要想办法做的”
500元够不够出行的费用?我想这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而是出行方式不同就会有截然不同答案的问题。500元,如果交给一位环卫工人使用,兴许他不仅够花,还能有买菜的钱。如果交给富翁使用,也许一天的出行费用都不够。
为什么?环卫工会拿着这笔钱不舍得花,宁愿选择骑车或者步行。而富翁可能会去租一辆车兜风。500元的车补确实也不多,不见得就够打的费用。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这500元只是普通公务员的车补。至于够不够,得看你如何使用这笔钱——是和环卫工人一样很珍惜这笔钱,还是和富翁一样租车出行?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公务活动都需要打车。比如,到不远的单位开个小会,你可以选择步行,或者是骑自行车;到远一点的单位去办理业务,你可以选择坐地铁或者公交车。还有一种办法,你可以用这500元购买汽油,开着你的私家车去办事。
当然,有人会说,我为公家办事,为啥要我开私家车?这话确实有点道理。可是,私营企业里的白领都是开着私家车做业务,谁给他们车补?工厂的工人骑着自行车去搞生产,谁给他们车补?田野里的农民骑着电动车去干活,谁给他们车补?说到底,他们只是为了方便自己出行而已。同样的道理,你开着私家车上班做业务,其实也是为了自己方便而已。
其实,这笔车补够不够花,还不能算成一笔糊涂账。比如,你上班到单位和下班回家的费用,就不能算到里面去,普通公众上班的时候也都是自己解决问题的。即使到了单位,上司安排点活儿,往往也是自己解决出行问题。这个车补不是所有打车费用的补贴,而是办公期间的打车补贴。更何况,不是所有的公务活动都需要打车,不是每天都需要出门办业务。几十年之前,一个单位有几部车子?那个时候的公务人员都没有办公?那个时候还是没有车补的吧!
再说了,这次取消的是一般性公务用车,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无车使用,“二般情况”还是可以通融的。比如,到100公里外的农村去调研,这就可能给你派辆车子;让你到外地去开会,兴许还能报销飞机票。
500元够不够花?关键是改没改变出门必须有车的观念,步行、骑自行车、开私家车、坐公交都是出行选择。在减少文山会海的今天,500元应该够用了!
P.S.
更深层次的原因,公务员就是一份工作,而不是一种地位,把这个观念转变过来了,即便没有车贴,工作也还是能开展的!

给你们500补贴已经不错了,普通老百姓什么都没!政府提倡环保,应该带头公交或者自行车!
生活层次决定了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你举的两个例子是两个极端,生活中的你不可能按照环卫工的标准来过日子,更不可能按照土豪的过法,没有任何可比性和参照性
没有可比性
普通老百姓上班下班没有一分补贴,那又怎么样?贪心不足!这种补贴本就不应该存在!
农民开车去种地不知能不能报销路费油费?
应该说,绝大部分公务员是够用的。
但是,不够用的公务员也大有人在!
比如:除了公检法,其他单位都不再保留公务车辆。那么税务、工商、食药、质监、卫生、环保。。。等等行政执法单位的日常检查活动如何开展?步行?公交?自行车?那么原本两个人一天能检查10家单位的话,现在能检查几家呢?长此以往,这些单位是应该减小检查力度还是增加人员呢???
\n给秉公不执法评分:积分 +1理由: 赞一个!
500元车贴,首先要公务员学车、买车,其次保险什么的费用也不少;如果500元纯粹是坐公交的钱,那肯定够的,不过肯定大部分时间是在路上了。
\n给人兴嘉评分:积分 +2理由: 嘉论有你更精彩!
你们说得轻松,你们只看到以前哪个哪个领导公车私用,怎么不看到现在基层的工作人员私车公用,还没补贴的情况
当官的习惯了公车私用。杭州刚车改时,有个局长觉得两千多的车贴不够。他说需要买个20几万的车,每天上下班多少公里,包括晚上出去的全算里面了。一般老百姓都得用自己的钱买车,难得他就不能。而且为什么一定要20几万的车。主要还是观念没变。真正工作时间需要用车的,每天跑不了多少公里。其实苦逼的是小公务员,补贴少,下基层多。
给一袋大尸评分:积分 +1理由: PS后面的文字点赞
老美建国时有个有趣的事情
建国英杰们分为两派,一派是出身富贵家族后来参加革命的,另一派是出身底层社会后来参加革命的,那么关于国体政体等一大堆事情要讨论啊
于是富贵那派要求彻底的完全的“民主”——反正说简单点就是都听老百姓的,老百姓说了算
于是底层那派要求彻底的“精英”政治——反正说简单点就是不要听老百姓的,“精英”们说了算
富贵派的理由是,“精英”们超然于老百姓之上,到时候又变成国王式的统治,革命意义何在?
底层派的理由是,他们来自底层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开了底层,深深懂得底层百姓为什么长期是底层百姓?并非因为英国王室,并非因为殖民地性质,抛开疾病等客观因素不讲,那其实是他们自己的原因(这是句大实话)。假如把国家交给全体老百姓,那就会发生整个国家失控的事情,必然出现所谓的多数暴政。
最后他们妥协了一下,于是他们搞了1个“精英治国,老百姓投票”的模式
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说行政执法机关的公车也纳入公车改革范畴的!

这个局长的观念没转变,或者文件精神没仔细看咯。说白了,还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
以温州为例,明文规定“车改单位涉改人员在温州市区(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及市级功能区)从事公务活动,其公务交通按职级实行限额货币补贴。
注意,使公务交通,而不是上下班交通!

私车公用很奇怪么?企业的私车公用多了去了。

每个政府大院里那是车山车海啊!每个工作人员都是人手一部车!

给一袋大尸评分:积分 +1理由: 公务员就是一分工作,也是打工的,阿q来了,哈哈哈
\n给秉公不执法评分:积分 -1理由: 取消的是小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