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是丝绸之路上最为神奇瑰丽的国家级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它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是阿拉善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与它伴生的月牙泉更是千年不为流沙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成为闻名世界的沙漠神泉。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是丝绸之路上最闪亮的明珠。
敦煌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鸣沙山号称我国四大鸣沙。鸣沙山位距敦煌城南五公里,因沙动鸣响而得名。120元购票进入景区,远远就可望见绵延不绝的驼队和游客向鸣沙山上蹒跚而行。
虽然对骑骆驼有些心痒难耐,但还是先奔月牙泉而去。山坳一泓碧水形如弯月,如翡翠般镶嵌在鸣沙山群峰环绕的一块绿色盆地中,金子似的沙丘与碧玉般的泉水相映成趣,这就是月牙泉。水火历来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可是月牙泉就能像谜一般生长在黄沙之中。
“月牙晓澈”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亦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这块石碑也是不少游客不远万里来此一游的打卡地。
月牙泉背倚鸣沙山,山为流沙积成,沙又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沙峰起伏,阳光照耀,金光灿灿,沙质细腻,绸缎一般柔软。
月牙泉边有一巍峨壮观、青砖碧瓦、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月泉阁,有一种斑驳沧桑的历史厚重感。月牙泉最像初五的一弯新月嵌在黄沙里。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任凭狂风沙暴的侵袭,依然温碧如玉,宠辱不惊,而且传说泉内生长的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是当之无愧的沙漠第一泉!
更多丝绸资讯请关注中国丝绸产业网sic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