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维艰 一往而行——专访2018 MARS创业大赛主办方奕秋资本创始合伙人郑旭

记者梁潇
8月30日,群星资本、多牛传媒和奕秋资本主办的“2018群星mars创新创业大赛发布会”,在北京德必we”国际文化创意中心隆重开启。今年大赛在赛程赛制、资本扶持等方面将有全新升级。
多牛传媒董事长王乐、多牛传媒ceo姜楠、群星资本董事总经理李若宾、奕秋资本创始合伙人郑旭、君紫资本合伙人杨澍、汉博商业副总裁王伟、中开投资董事长王胜江、省心办ceo于景晨、中互保基金董事总经理羌纳、招商证券董事北京区负责人郑立伟、中科闻歌ceo罗引、丰厚资本执行董事刘亮、黑蝶资本合伙人孙志远、同创九吾合伙人宋晓静、不惑资本副总裁曹新荷以及历届群星mars大赛优秀项目代表等多位重量级嘉宾莅临现场。
群星mars大赛专项基金成立,全力支持创业者
在今年大赛中,群星资本还与奕秋资本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正式成立一个新的大赛专项基金。
对此《商业观察》记者对奕秋资本创始合伙人郑旭进行了专访。采访中,郑总介绍说他们所创立的公司是为了帮助社会建立一种价值交换的一个体系,坚持投资原则,为投资人和创业者搭建桥梁提供便利。奕秋资本创始合伙人郑旭表示,群星资本与奕秋资本战略合作,双核驱动,深耕初创型企业创业市场。大赛专项基金将致力于发现具有商业潜力的创业项目,以“资本助力企业成长、共创社会价值、共享美好生活”的投资理念,主要投资大消费和科技创新领域,为创业者提供更直接、更高效的融资渠道。
坚持自我认知投资不追求风口
《商业观察》:2018年过了一大半,有没有一些风口?今年小半年还有哪些值得投资的项目?
郑旭:从价值投资来讲,或者从我们本身来讲,我们不太注重风口一说,但我觉得之所以今年像您刚才说风口不明确,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整体经济形势不好,从投资到融资各个阶段,都处在低谷期,无论是投资人的风险偏好,还是企业的估值,都在下沉,促使所有的投资人更冷静。之所以形成风口一说也是因为之前货币放水,走了一轮资产价格泡沫。正常来讲,理性的投资没有风口这一说,所以今年风口不明显,是因为投资人更冷静了,资产价格趋冷,导致企业估值回归,所以造成了风口不明显。
下半年有哪些领域?还是我们自己观察的两个领域,消费和科技,其中消费是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科技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目标,否则消费就是伪消费,科技就是伪科技,没有实际的市场需求。
《商业观察》:现在我们可以盘算一下五年前是团购,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团购上市公司上市,2016年是直播,连续五年都不好风口,我们根据这些风口找项目还是坚持自己的坚持?
郑旭:风口一路看下来为什么要造势,无非是引起更多的资本关注,使价格推的更高,我们的投资是沿着自己投资逻辑下沉,坚持我们自己的投资策略和投资原则,从不追求风口。
国家加强创投资产监管投资变得更有挑战性
《商业观察》:咱们国家对于资产的管理已经开始从重资产严监管转到现在创投资产严监管,这一转变对创投或者投资人有什么影响?
郑旭:资产严监管这个影响对我们是正反两个方面的,正面影响是我们的投资会更理性,投资的价格更加合理。负面影响是实际微观操作层面因为过度监管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导致投资效率低下。国家层面是非常支持创投的,因为国家希望去杠杆,去杠杆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债权股权化,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无论是监管,还是券商或银行对创投企业的制约还是比较大的。比如我们要发一支产品,无论是有限合伙或是公司注册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好不容易产品发了,券商因为严监管,考虑到风险控制,会把所有的股权托管业务叫停一概不接,把原本最简单的市场化业务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是资产严监管下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可能遇到的困境。
投资漫漫坦途策略依旧坚持四大原则
《商业观察》: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您又成立一个新的投资基金,投资基金的方向和标准是什么?
郑旭:我们的策略很明确,就是要投“一快”,“一慢”。我们拿了任何项目、任何企业,首先我们用自己的大框架看是否符合一快一慢的投资策略和原则,这里面“一快”主要指劳动生产率,针对科技领域而言,任何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唯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具有价值,因此在科技领域投资“一快”就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框架。“一慢”主要指的停留时长,在消费领域如果能够让客户慢下来,增加客户体验,延长客户停留时长,在任何国家都会有需求,最关键的是你的产品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我们坚持的原则比较简单,能数量化一些。首先是行业空间要足够大。像日本的一些企业,核心竞争力很强,但行业空间很小,即使所有的钱都赚了,天花板也显而易见。其次是企业要有核心壁垒,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无论是创业企业还是投资企业,我们都会关注一点,你能不能建立你自己的核心壁垒。第三点就是你是否具备快速的扩张能力,其实快速扩张能力,简单说一下是快速复制,其实快速复制背后隐含的是你需要有很强的内功,首先你需要标准化的流程,需要完整的运营体系,还有非常强的产品,甚至有你的团队,这样才能具备扩张的可能性。最后一点,我们觉得还要离钱近,说的再多,我们最后还是无法免俗,还会回到那三张表,还要看收入和利润,离钱越近的,越有明确变现途径和变现能力的企业是我们最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