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6年最新健康大数据显示我认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一定可以成为行业的领导者,翘首高端产品之列。
血脂异常、超重、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占比最大。?中国健康大数据·各类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
中国22%的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
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
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心脑血管疾病;
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和癌症等问题;
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
?中国医疗大数据·药物不良反应
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死于药物的不良反应。
普通疾病的误诊率高达27%左右;重大疾病的误诊率高达40%左右。
英国研究证实:有85%的药品是无效的,对病人最好的措施就是尽量减少医疗干预。
美国研究证实:高度发达的现代医学体系与人的健康没有太大关系。
美国研究证实:有30%---40%的手术根本不需要做!
美国研究证实:与美国人健康寿命相关的因素中,只有10%跟医疗相关!导致美国人健康寿命延长30年中,有25年与医学没有关系。
?中国健康大数据·出生缺陷
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围产期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中国健康大数据·青少年
调查显示:我国超过80%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均没有达到国家标准!
中国青少年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调查:
目前中国27亿在校生蛋白摄入量,仅为标准的65%。
铁、钙、锌严重不足,维生素a的摄入量仅为标准的15%。
2013—2014年度,北京中小学肥胖检出率为195%,其中10%出现脂肪肝,而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50%。
?中国健康大数据·老年人
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
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56%,女性发病率为60—70%。其中骨折率发生率接近三分之一,每年医疗费用按最保守的估计需要人民币150亿。
全世界痴呆病人已达2400多万,平均每7秒增加一个,中国老年痴呆患者约占全世界病例总数的14,平均每年增加30万的新发病例。
高速发展的经济让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过高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加上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更让人们愈发感觉到健康的重要性。并且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金钱去投资健康,而不是之前更多时候忙着攒钱去看病。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体检对自身健康的保障,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技术和传统体检相比,更安全、更精准、更早发现、更早预防。
传统体检主要针对人体已经发生的病变进行检查、诊断,而此时疾病往往已经对机体造成伤害。
基因检测能帮助我们在疾病发生前就发现风险因子,指导人们有针对性地进行疾病预防。?基因检测指导健康生活,无处不在!
1 合理服用营养品
例如:
a、容易得红斑狼疮的人群不能滥补提升免疫力的产品;
b、容易得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的人群不能滥用维生素e;
c、容易得泌尿系统结石的人群不能过量服用维生素c。
2 合理使用药品
滥用药物会引发药物中毒或诱发其他疾病。
例如:
a、容易得白血病的人群不能滥用青霉素和头孢、先锋类药物;
b、庆大霉素代谢能力弱的人群不能滥用庆大霉素,会导致耳聋;
c、糖尿病易感人群,即使还未发病,血糖监测正常,也不能打葡萄糖,会加速诱发糖尿病。
3 避免环境污染诱发疾病
例如:
白血病易感人群要远离,含有大量甲醛的新车、含有甲醛和乙苯的新房、一些颜色鲜艳的衣服(可能含有甲醛),生活中处处存在环境污染,污染因素会导致白血病易感人群发病。
4 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例如:容易得肺癌的人群坚决不能抽烟。
5了解自己身体状况,预防疾病发生
例如:
容易得心脏病的人只需在临睡前服用半片阿司匹林,就能避免发病。
如果你的基因显示拥有ltc4s或者hla-dpb1基因,万能的阿司匹林对你可能是致命的。
6避免医院误诊
例如:
a、临床很多直肠癌病人却被当做痔疮来治疗;
体检中的肝硬化常常被当做脂肪肝。
7指导个性化体检,避免盲目体检
自己没有察觉到不等于健康没有出现问题,等到发觉了,可能已经是中晚期。基因检测可以根据自己的疾病易感基因做针对性的体检,深度再检,筛查彻底!-end-
关注我们开启您的基因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