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帽子 孝子、亲属或邻舍戴的用白布缝制的帽子。死者埋葬后,除孝子、孝女之外,其余人在坟前脱去孝帽,拆开带回。至亲晚辈的孝帽仍要保留。了解高端搬家公司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客户,体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长孝 孝女、媳妇戴的孝服,戴搭头布,腰系孝带。
扶山 也称圆坟。下葬后第三天,家人要到墓地请外姓人为新坟添土,俗称扶山。之后,孝子、孝女等拆开孝帽、孝服带回。孝子把丧杖插于坟头。
丧杖 丧事期间孝子牵捞的木杖。头系麻绳,以手牵之,意为孝子哀伤过度,须扶杖而行。
爬巢窝子 丧事期间,无论春夏秋冬要在灵柩两侧铺麦秸做成巢,孝眷跪于其中守灵,去乌鸦反哺之义。
烧七 死者下葬后,逢单七之日都要上坟祭奠,俗称办七或烧七,一般至七七而止。
大斋 姑娘、女婿或至亲供奉的祭品。一般用一斤重的大馒头十五个,生活困难时亦用大碗碗馍(形似馒头,但中空),同时带周边剪成刺状的小刺馍十五个;也有同时带纸幡、金银斗、童男童女的。
念经 出殡前夜,亲属请僧、道念经超度亡灵。对年轻死者,一般只念三卷经,以消除怨气;对年长者,要念隔夜经,有数十卷经文。
撒灯 出殡前一天黄昏,长孙执引魂幡导引,孝子端死者生前衣物或遗像率孝眷随后,亲朋乡邻点火把一路扰耍至坟茔,为亡灵明路。
神主子 死者牌位,俗称神主子或灵主子。
点主 点主前,请人书写灵位:显考(妣)&;&;公(夫人)之神王;点主时由僧、道刺破孝子左手中指,以毛笔蘸血在王字上点一点,成主字。
跑桥 又称扯桥。在院中以板凳搭成桥状,以白布扯于桥上,上点四十九枝蜡烛或油灯。道士诵经,伴以鼓乐;长孙持幡导引,孝子端死者生前衣物或遗像率孝眷随其后,从桥上先缓后快反复绕度,引亡灵度奈何桥。
报恩 为亡灵祭食。事先于灵前设案,孝子领头,其他晚辈依长幼辈分顺序跪于其后,成一列。道士诵经、伴以鼓乐。由两位主事者持条盘,盛饭菜,递于最后一位孝眷,由其双手承盘从头顶递于上一位,依次递于孝子,献于案上,以谢先人养育之恩。
小斋 一般亲属、邻舍供奉的祭品。一般用三两左右的或素或荤的包子十五个。
致祭 出殡起灵前对亡灵的祭祀仪式。有上香、焚表、奠酒、跪拜、读祭文、焚祭文等程序。
背材头 即拉纤。出殡时,用白布三丈,由棺材头扯出,孝子们在他人搀扶下,手持丧杖,肩背白布,在前牵引而行。
陕西人注重厚葬,有埯葬半家当的说法,葬礼愈厚能显示出子孙的孝心。由于过分铺张,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所以有父愁子妻子愁父葬之说。
、预制棺椁,早做葬服。父母年迈过半百,就着手做棺椁,缝葬衣,木质讲究杉、橡、松、柏、枣,布衣讲究绫罗绸缎呢。工匠会精雕细刻,巧夺天工,样式有:三圆、四平、立桩卷盖、重底重盖、栽棕拨簧、阴刻阳雕、彩绘油漆。棺椁做成后的交木宴譨和做工时的饭菜要有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名茶醇酒,着重显示晚辈的孝心。交木的隆重,不亚于过生日,亲朋好友携带厚礼来相庆,少者数十人,多者数百人。
丧服一般是-套,男的外罩长袍马褂,女的外罩大袄长裙。丧衣要女儿或儿媳缝制。
、迷信风水,选择墓地。父母殁后,要立即请所谓风水先生选择墓地,葬于何地能称王称霸,葬于何地能人财两旺何地不吉利等。奠礼、埋葬等一切事宜都听风水先生的吩咐。盖棺前的葬服穿着要由舅父和娘家人过目。
、子孙守灵,嚎淘大哭。父母病危,子孙亲人要聆听遗言,不敢远离,死后守灵痛哭,直至埋葬。死后七天内忌讳五代以内的亲人,不准闯入别人家,否则给人家带来不祥。
、出示讣告,筹办丧事。墓地和葬期完全由风水先生独自决定。讣告由他执笔,写清死者生卒年月日时及生平事略,及五代以内的孝子贤孙姓名全部写上,张贴于大门之外。如有曾玄孙辈,却不戴孝,而披红纱,以表死者四世同堂,人丁兴旺。
筹办丧事,首先在亲友中选择一位有筹办丧事经验的总管,代表主人邀请亲邻充当执客,分管各种后勤事宜。
、隆重吊祭,筵请宾客。隆重吊祭,大宴宾客的这一日叫奠,一般是死后五、七天。事前出讣告,让亲友乡邻有听准备。主人杀猪宰羊、修墓、请吹鼓手。大奠之日,根据亲疏远近,尊卑贵富,或献猪献羊,或赠旌赠帐,或捐帛捐钱,或敬香敬纸。如果是官宦人家的官傧事,则邀请有功名官爵的翰林、进士、贡生、举人、秀才,甚至卿相公侯,州官县令,亲临点主通神。
大奠之日一般三献礼,即孝子、孝孙、孝侄辈排列次序,分三个段次,行八拜九叩首之礼。礼仪进行期间,孝子由一人搀扶,匍匐嚎啕痛哭。
、书写铭旌显扬德名。为恭维死者,主人攀有功名之人,籍其人之官衔名望,请为死者赐赠四字或八字之褒扬之词,用金粉写在绸条幅上,名曰铭旌。上结彩纸,树于大门之外,光耀门庭。
、摔烧纸盆,出殡下葬。灵柩出葬之前,要由长子摔碎焚纸的灰盆。灵柩使用龙杠官罩。抬灵人讲究八抬、十六抬、三十二抬,鼓乐吹手,纸火魂幡在前,孝子哭丧队伍在后,所有孝子孝孙男女披麻戴孝各一行肩扯数丈白布,手持柳枝弯腰痛哭,缓行至墓地。
灵柩所过的路上,左邻右舍各家在门前烯放柴火,以防鬼魂窜入他家,带来不祥。
灵柩入穴后,风水先生要在棺木上搭上罗盘,确定棺木的位置。并在棺盖上放灯碗和酵面碗。
、掩埋死者,引魂归家。由死者长子抱神主牌位或遗像,吹鼓手护送,边走边哭,呼唤其灵魂归爱。行至门前,由死者长媳迎牌位或遗像供奉在家。每餐在死者牌位或遗像前焚香烧纸,直至百日。
、慎终追远,祀奉三年。老人殁后第一年为头周年,亲戚来家烧纸。二周年一般不举行仪式。三周年以禫服已满,孝事完毕,一般奠祭待客,到坟上去烧纸。去时吹鼓手迎上祭献的纸幡供品,孝子穿白戴孝跟随,到坟前烧纸完毕,即脱去孝服更换新衣,至此服期已满,惟余以后的清明、寒食、冬至梦纸祭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