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社区商业服务--邻里中心

社区商业服务
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以满足社区居民的购物需求、服务需求、休闲娱乐需求为基本功能的属地型商业。
新加坡最具有特点的一种社区商业服务模式是“邻里中心”,邻里中心将社区服务和商业功能集于一身,使得所有交通干道两侧不会再有“路边店”,推进了新加坡城市现代化的脚步。
1.“邻里中心”概念与特色
“邻里中心”主要分布于公共组屋区内,其与组屋的比例是6000~8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中心。“邻里中心”主要以经营销售日用品、蔬果、水产、特色农产品等各类中档商品为主,并配套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心的商店组合。“邻里中心”具有以下主要特色。
1)生活延伸性
邻里中心以居住人群为中心,全部设施紧密分布在家居附近,根据文化交流的需要,构成了一套巨大的家庭住宅体系延伸,主要体现在,菜场、超市是厨房的延伸,浴室、洗衣房是卫生间的延伸,影院、茶座、歌舞厅是客厅的延伸,图书馆、阅览室是书房的延伸。
2)便民性
“邻里中心”将具备商业和服务功能的设施均集于其中,这样既缩短了这些设施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又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既便民、利民,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
3)城市性
邻里中心的服务对象以本区居民日常活动为主,有别于以中心商务对外交流为主的城市功能,但两者又互为交叉,相互辅佐,共同构成城市居民活动中心的完整系统。
4)商业性
邻里中心是政府调控下的商业行为,在政府的支持下,邻里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文化体育、生活福利等基本服务,这种不断完善的业务组合,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邻里中心妥善地解决了城市民居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中的若干实际问题,对新加坡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群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根本的保障作用。
2.“邻里中心”成功案例
作为“邻里中心”的一个成功案例,第一乐广场坐落于新加坡西部的蔡厝港,处于政府规划的高密度组屋住宅区的中心,周边居住人口近50万人。该广场周边交通条件便捷,不仅与主要公路连接,还设置了蔡厝港地铁站、轻轨列车站及巴士转换站。
第一乐广场的成功之处是亲民设施的设置,这是一个以家庭消费为主题的社区购物中心,营业面积超过2×104m2,却有150多家零售商家。新加坡的“邻里中心”社区商业,主要考虑的是为居民服务、为生活服务。社区业态特征有餐饮,生活消费,娱乐三大块。在这种社区商业中,其商业种类的特征有两类人群比重分配很多:
1)未成年人
儿童、学生的消费比重特别大,因为在整个第一乐广场的购物商场里面,儿童玩具和用品的这一类店有十家,而女性购物店的比例和数量比它还少一点。
2)家庭主妇
家庭主妇主要购买的都是一般的衣服、鞋子、包袋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这块配得比较多一点。此外,社区商业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家庭化,因为家具店,沙发店也配到了社区商业里面,完全是为生活服务的。
新加坡第一乐广场这种贴近生活的社区购物中心,实实在在为居住区的居民提供生活消费的便利。因此,社区商业一定要做到心中有“亲民”二字,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贴近百姓,才能更加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