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头风景区入口的牛雕错了
中秋节下午,去古堰画乡堰头玩,刚刚进入风景区门口,看到一头石雕的牛,从小在牛背上长大,感觉那个牛有点不对,仔细看了看,原来牛角雕反了。正常的牛牛角尖是往后的,而这个牛角尖是往前的。反正我是没有看到过牛角尖往前的牛。
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回复
2015-10-08 09:44
亲爱的游客,感谢你们对景区的每一处景致如此关心,这是我们景区前进与发展的动力。我们这尊雕塑是以碧湖农田里正在耕作的老牛为原型,经过多方认证后进行艺术创作的,是符合常识现象的。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古堰画乡的一如既往的关心与支持!
堰头风景区入口的牛雕错了
中秋节下午,去古堰画乡堰头玩,刚刚进入风景区门口,看到一头石雕的牛,从小在牛背上长大,感觉那个牛有点不对,仔细看了看,原来牛角雕反了。正常的牛牛角尖是往后的,而这个牛角尖是往前的。反正我是没有看到过牛角尖往前的牛。
艺术是高于生活的
但是不能脱离生活
龙门,你不知道现在什么东西都变异了吗?
不知道
龙门你out,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事实牛角尖往后的是本地的水牛黄牛。看过两次斗牛才明白很多城市的雕塑牛角向前的原因
是啊,奥拓了,可是他雕的是本地犁田的水牛。
那只能说,做这个雕像的师傅斗牛看多了,让它们合体了;P;P;P
也许,只能这样理解,不知道周兄看到过没有,那个雕塑整个是犁田的全景。
古堰画乡十五年前匆匆转了一下,很多地方没有看,现在应该变化很大了吧?下次回来去看看
中央5台的斗牛制服8秒你看过没,看过之后你会懂的
如果说十五年前是一个十二三岁羞答答的乡下少女。那么现在是一个涂脂抹粉、成熟丰满的酒吧少妇了。
怎么变成直通车了哇,其实这个仅仅是吐槽,不需要直通车的。
作为一个好奇宝宝,我上百度找出了这张雕塑图片看了一下。这是一幅多么完美的中西合璧画面啊!一位中国老汉赶着一头西班牙斗牛在犁田。可是那头牛一看就是得了疯牛病想撞人啊!
一个7岁开始放牛13岁就会耕田的资深放牛娃,我想告诉你们,牛犁田的时候都是抬着头的,艺术也不能脱离生活。这座雕塑作为斗牛像是合格的,配上人物、农具活生生的是画虎不成反类狗。建议监管部门百度看一下斗牛雕塑图片和牛犁田图片..........另附春耕雕塑图一张
哈哈,堰头牛是抄袭它的。
堰头那个牛和这个牛造型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后面的人,堰头的比较真实,其实农民都知道,梨地不需要人用力的。
这张是古堰画乡的吧
这牛角是不是感觉不自然啊?
这是头随时想撞人的疯牛
这个雕像事实违反常识性的不单单是牛。人物设计也是错误的,农具犁的设计是由右手扶犁的,左手使鞭和控制缰绳,因为牛鼻上的缰绳也是在左边的。这雕像就像唐朝著名画家戴嵩年少时画的《斗牛图》,缺少生活常识,被人贻笑大方.........
这牛一看就是要撞人啊;P
不怪景区,怪你们懂得太多了:lol
:lol:lol其实这些永久性的作品是需要经得起考验的,这也是它和沙雕、冰雕的差别。
刚发现在360主页搜索栏输入“牛”,主题会变,有意思
若干年以后,农田耕作全部机械化了,人们再也看不到牛梨田的景象了。这座雕像也成了文物,他们开始根据雕像研究前人的文化背景,从雕像中他们看到了以前这个地方盛行斗牛,根据这个判断古时候斗牛的发源地就在大丽水帝国:lol:lol:lol突然发现我什么这么聪明呢?这脑洞开的让我自己都感叹不已;P;P;P
我的评论不见了:dizzy::dizzy:很和谐的啊:curse::curse:
这个让景区为难了,承认错了自己丢脸。不承认,好像事实又在那里........
楼主你们懂的太多了,让人家何以为堪
你学的是考古专业?
这个回复,唉,怎么说呢。碧湖现在会梨地的农民还很多,水牛也还有不少。
你们不妨去看看,有这样的牛?有这样梨地的?
呵呵,让他们传个参照的图片上来不是就全清楚了。:lol
两种角的牛都有。我在八二年办牛场时,六十头牛里有十二头角朝前或倾向于朝前侧。
角的朝向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有时又是隐性遗传的。角朝前的母牛和角朝后的公牛杂交,第二代角尖朝后,但第三代会有朝前的牛角出现。
角冲前的易致危险,打架、冲撞时会致人致牛死伤。一般都重点优先处置。长年的要杀先杀,导致种群在耕作区所占比例进一步变少。
笑了,老师告诉我们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就这还嘴硬,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