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之间的情谊,聚会多次后,就不见了。只有参加同学聚会多次后,才会明白,生活有些事情,是要留在回忆里,才会更加美好。因为,曾经的同学情谊,都是你帮我,我帮你,不分彼此。等到了毕业许多年后,才会发现,只有你混得好,在同学聚会上,才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我觉得,同学聚会,都是因为有一个人组织,才会举办的起来。通常,这个组织者,都混得还算不错,不然,他是不会来组织同学聚会的。同学聚会通常分为aa制和有人请客。许多人都希望有人请客,也有些混得好的同学,经常说要请客,但最后,始终没有实现。
刚毕业的时候,参加一场同学聚会,到场率大概是80%,几乎所有的人都来了。因为许多人都不想错过这样的见面机会,毕竟,散场之后,就很难再见了。
最初的同学聚会,每个人大约交300元钱,也没有人去追问剩下的钱的去处,毕竟,到底花了多少钱,在聚会结束之后,也只有组织者一个人清楚。在我的记忆中,同学聚会上,基本是吃不饱的,因为整场聚会,都在敬酒。
那个时候,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学习好的同学,以后最有出息。于是,在同学聚会上,许多人都去给学习好的同学敬酒。我想,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同学聚会的晚上,应该都喝醉了,因为,敬酒的人,太多了。
在我看来,在毕业后的几年内,基本很少会有同学聚会。直到第10年的时候,才会有可能。但是多年后的同学聚会到场率,并没有当初那么高了。第一次组织时,也只会有33%,因为,大部分的人,都联系不到了。有些人,即使联系到了,也说没有时间。
而毕业后的聚会,与从前大有不同。此时备受关注的,是那些混得好的同学。只要混得好,在同学聚会上,说话都可以大声。不会有其他同学反驳,因为,其他的人,都在等着巴结,等待着拍手叫好。这样的场景,令人反感,再聚时,再也没人来了。
我觉得,同学之间的情谊,不能用混得好与不好来衡量。如果混得好,就去巴结。混得不好,就离的远远的。那么,这样的同学聚会,举办又有什么意义呢。多年的同学情谊,难得相聚,所有的人,就应该更加珍惜互相之间的感情,去怀念当初的青春。而不是你敬我,我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