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浮洋雨仙爷三年一次大巡游


  雨仙爷又称“风雨圣者”,据清乾隆本《揭阳县志》记载,“风雨圣者”是桃山都人(今揭东县登岗镇孙畔人),宋乾道九年(公149元1173年)生,父名乙,早丧,鞠于兄,9岁能唤雨,能以脚代柴烧.12岁入郡,代官祷雨,城中降雨积水三尺,后牧牛宝峰山顶,忽不见,传说成仙了,皇帝敕封“灵感风雨圣者”,立庙专祀,乡人遇旱,诣宝峰山顶焚香致祝,即降雨。
来源:乡村微镜头立佳棒

  传说南宋淳熙十一年(公元1183年)潮州大旱灾,赤地千里,禾苗枯焦。雨仙上潮州城卖米,看其状便施法显圣,呼风唤雨为潮州解除旱患。这位年仅十二岁的神童便在村后的宝峰山得道升天,百姓为感其救难布雨消灾的恩泽,便常年供奉。

  浮洋镇仙庭村,登岗镇彭厝沟村跟凤塘镇东龙村合拜供奉在东龙村的雨仙爷,自古以来每三年的二月初四一轮回,轮到哪个村,其他两个村均会派代表过来一起热闹热闹,一同受雨仙爷恩泽,也利于乡与乡之间的和谐相处。

  今年轮到浮洋镇仙庭村,一大早锣鼓队便敲锣打鼓前往东龙村迎接雨仙爷圣驾至村里受乡民敬香祈福。沿途会经过各大小神前,所到之处都会更换撒花水开路跟抬老爷的人,以求得平安大吉,顺利兴顺。

  特别是抬着“春圣”的人,每到一个神前便会拿着一对大桔跟神前的理事换利是封,所封的钱会拿去“喜题”。大桔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换得大桔则能给乡民祈福,都是好兆头的意思。

  今年的主题是“村晚”,仙庭村有东南西北门,到处张灯结彩,各有各的特色。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为夜色中的仙庭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夜的美,夜的色,令人如痴如醉。
东门
西门
南门
北门

  风沾雨露惠百姓,雨洒甘霖福万民。既受雨仙爷恩泽,尔等应感恩,心诚则就灵了,愿这片土地:风调雨顺,和谐万福。

仙庭俗称山埕,其大劳热规模在浮洋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照片拍得非常棒。

据说仙庭三年一次的大劳热,是浮洋镇最大民俗活动,巡游路线约十三公里,人流量超十万人。

夜景真的超美,什么灯光节一比都弱爆了!

我家在浮洋,没去看可惜了!

那个锣鼓队,拍出了斧头帮的感觉。

三年一次,有够劳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