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明星们纷纷注销公司,目的到底是什么?下一个战场在哪里?

众所周知,自从2018年前央视主持人剑指影视圈之后,影视圈的避税天堂——霍尔果斯也被挖了出来。这座人口仅仅8.7万,与哈萨克斯坦隔河相望的偏远县级小城,因为税收优惠政策,竟然聚集了包括1600余家影视公司在内的上万家企业,实在匪夷所思。
在哈萨克语中,霍尔果斯意为“财富积累的地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追名逐利的影视圈岂能轻轻松松忽略了霍尔果斯?于是一拥而上,一家接着一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且大多为没有办公场所、没有工作人员、甚至没有经营活动的影视空壳公司,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避税。于是,霍尔果斯又有了一个极其形象的称号:影视皮包公司集中地。
据有关资料显示,霍尔果斯自2010年确立为经济特区以后,因为有关税收政策,每年保守估计至少有200家影视公司向霍尔果斯子公司转移2000万元以上的利润;明星资本为霍尔果斯带来了年均150%的财政收入增长,但却造成了至少40亿的税收流失,对于国家而言,可谓得不偿失。
如此弊端,终于引起了有关部门重视,但是真正引爆影视圈税务大清查的则是前央视主持人——随着他“一抽屉合同”自5月后不断发酵,影视圈以及影视明星的冬天,终于姗姗来迟。
十分诡异的是,就在这当儿,明星们的“皮包公司”却突然开始注销:6月14日,徐静蕾任监事的霍尔果斯春暖花开影业有限公司公布了注销公告;7月23日,赵文卓全资持股的霍尔果斯万奇影视传媒申请注销;8月29日,霍尔果斯天翔影视传媒申请注销;9月11日,任重担任法人持股10%的霍尔果斯星禾影业申请注销;9月26日,冯小刚持股30%的霍尔果斯美拉以自行清算的方式申请注销······当然,还有曾经试图空手套白狼的女版巴菲特赵薇和投资玩家黄晓明等。据《伊犁日报》统计,6月至今至少已有102家霍尔果斯影视公司进行注销。
那么,明星们为什么要“恰当其时”地纷纷注销公司呢?知情人义愤填膺:“没几家能经得住查!第一,无非是想逃避查处;第二,无非是想再换一个空壳罢了。”知情人表示:“如果不进行有效、严厉惩处,你能奢望他们悬崖勒马?他们离开霍尔果斯,还有无锡、青岛、东阳(均有税收优惠政策),这些地方一定会是他们下一个敛财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