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是小城市,文理学院是三流大学,难以引进优秀人才,这是升格 ..


绍兴是小城市,文理学院是三流大学,试想谁愿意到绍兴这样的小城市里的不知名的三流大学来工作呢?所以绍兴文理学院难以引进优秀人才,这是升格大学的最大瓶颈!把绍兴文理学院搬到镜湖新区并不能给绍兴文理学院升格为大学带来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好处,除非你把绍兴文理学院搬到杭州上海去,看在绍兴文理学院在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的份上,或许院士教授博士等高级人才会考虑考虑来绍兴文理学院落户。

文理出绍兴确实没人知道

文理改鲁迅就好,或者元培。。

请问优秀人才在绍兴找得到工作吗?

房托还是无处不在,文理学院现在招老师就是博士生也要挑一下了,文理学院等硕士授予权十年到了稳稳地升大学,其他早就超越,就硬杠子还缺这一条。

关键是去除陈腐的官僚管理控制,引入民营企业入股,改革教育体系,引进国外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
其实大家不知道绍兴在解放前有一所最好小学,在哪里?洋江村的敬敷小学,第一任校长王声初先生毕业于浙大前生求是学堂,民国初年其教育成就斐然,受到当时总理大臣亲颁的六等嘉禾褒奖,各地的学龄青年由父母送到此校受教育,名人辈出,近代名人周建人,孙伏园,孙福熙,张宗麟,郑士镕,丁名楠皆出自此门,但他们都是绍兴其他地方人,并非袍渎洋江周边人,解放后、受官僚控制,好的教育资源都往绍兴市区输送,最后就没落了

说到底绍兴根本就不重视人才,只是口头上喊喊的

一个学校兴旺源于他的灵魂人物,在民国前,一个浙大毕业的校长在他的敬敷小学呕心沥血三十多年,现在谁可以做到,他的学生为了感谢他,学有成就都回来到这所小学任教,周建人,孙福熙都曾回来任教,北大因为校长蔡元培而兴旺,浙大因为竺可桢,民国时期,就被李约瑟称为成为“东方剑桥”,现在浙大也得不到那样评价

文理还有教授因为待遇差而跑到越秀的呢,你就知道文理待遇有多差了。博士生毕业进文理工作,收入还比不上中小学,怎么吸引得了高层次人才。引入高端的人才,比如一个院士,给院士打下手配套干活的人有吗?

待遇不好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一针见血。

都是些瞎bb的主,博士生咋了,你知道要养活一个博士生的项目得花多少钱下去,而且有些项目还不光是钱的问题,还需要配套的各类实验室及相关检测中心,绍兴这小地方也就搞搞一些低成本的项目。至于说博士生进文理还不如进中小学,那更是笑话了,博士生要是靠学校给的待遇过日子那还真的死读书了,那还得靠导师带着去外面相关企业赚钱才是正途。。

绍兴和绍兴文理学院引进高端人才是难的

试问按照现在的中国,哪个小城市有一流大学?

你想多了

文理学院那时索性花全力去培养师范生,估计也会不错,弄个绍师大,现在搞成这样就是太浮躁了,学生质量不高

除了传统产业,新兴行业在绍兴找得到工作吗,比如互联网,软件,动漫,传媒,工业设计 之类的

诸暨、上虞工作的985硕士学历的买房财政补贴几万块,虽然不多,但好歹也有几万,至少政府重视硕士研究生。越城区一分都没有,想想还真有点心理不平衡。

就绍兴现状,就是有像浙大这么牛逼的大学,毕业生也跑光了,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说实话。我本科毕业。回绍真的没啥工作。

北大毕业的卖猪肉的都有

在人才引进方面,绍兴做的确实很差,上虞都比绍兴做的要好的多。

楼主想多了,相信文理学院每个岗位后面起码排队几公里长,现在学校尤其高校的最大症结是安心于教学的老师堪比熊猫,上课认真到死教师的收入也多不出几毛。

就这世道,人都疯狂了

呃。。。。文理不文理的先不说,绍兴风景美,人文底蕴深厚,多少人巴不得来绍兴定居呢,没人愿意来绍兴那也是随话话哉

我大学毕业还不如纺织工人呢,不是说看不起纺织工,只是说一个事实,在绍兴不必什么高学历高文凭,绍兴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的专业甚至在绍兴都找不到对应的工作,╮(╯▽╰)╭

文理学院有些老师层次真的挺低的,水平不行。

很有道理

绍兴文理学院教授数量在减少、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