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个税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至今已经有7年。税制改革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今年三月份全国两会召开,多方提及个税改革方案。昨日,一则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消息引起了较大关注(详情点击→个税起征点拟调至每月5000元!房贷利息、子女教育费可充抵?)那么,个税改革对房价影响有几何,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个税起征点拟调至每月5000元
今年三月份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的声音主要聚焦在个税的起征点上。比如全国工商联提案建议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提升至7000元,还有董明珠建议个税起征点调整至10000元 。
全国政协经济界别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也建议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大幅提高到10000元以上”。许家印以恒大为例:“我们去年交税420亿,其中缴纳个人所得税22亿。我们有12.7万员工,如果把起征点调到一万元,就有10.2万人免交个税,占恒大员工数量80%。这个占比是比较高的,全国工薪阶层的薪酬水平和比例应该也是差不多这样”。
同时,许家印认为:“对收入在起征点以上的高收入人群,个税征收的力度适当加大也是可以的。”
而昨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提出: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此系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包括起征点在内,本次个税法修改拟作部分劳动性所得综合征税、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六大修改。此次个税法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
其中,影响最大且最受关注的是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同时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使得更多工薪阶层享受更低的个税税率。另外,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按草案的标准并结合税率结构调整测算,取得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的纳税人,总体上税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计算个税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当月的应纳税额,也就是收入中的哪部分需要缴税。对绝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通常情况下应纳税额是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再扣除免征额。
在草案中,扣除的免征额从3500元上调至5000元,相当于原来需要缴税的1500元现在不需要缴税了。起征点上调的另一个好处是,超出部分对应的税率也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原先收入10000元的工薪阶层,超出部分按照20%的税率征税,将来超出部分按照10%的税率征税,税率直接下降了10个点。
草案的另一个重大变化在于调整了个税的税率,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具体是: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图源:都市快报2017年杭州市区全社会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年平均工资为67047元,折算下来杭州人月均收入将近5600元/月。
以5600元的月收入计算,如果以3500元为起征点,那么需要缴税105元。而在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后,只有超出的600元部分需要缴税,算下来每月个税仅为18元,一年下来能减少1000多元个税。
对于杭州白领来说,能省的钱更多。以月收入10000元计算,如果以3500元为起征点,他们需要缴税745元,在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后,每月缴纳的个税有望下降到290元,一年下来能省下5460元。
修正案中首次增加专项扣除
除了提高起征额,本次修正案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首次增加了综合所得的专项附加扣除,将子女教育、房贷利息、大病医疗等广大民众的主要家庭负担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范围。
这几项是居民最关切的问题,这些专项扣除,反映政府鼓励的什么,反对的是什么,保护的是什么。
“这些政策的意图比较明显,主要是为了照顾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生活刚起步的年轻人,缓解他们在养育子女、赡养老人、购房租房等方面的经济压力。”中国税务学会理事、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沈玉平说。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表示,此次个税政策颇受关注,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提高了个税起征点和增加了扣税的内容,本质上是降低成本的政策思路体现。从此类政策内容可以看出,未来对于纳税人的各类收入和纳税等生活会带来较为显著的影响。
按照现行的个税税制,工薪所得能够扣除的,主要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项目,缺乏教育、抚养子女等专项扣除。现在专项扣除,有了按家庭征税的雏形。
扣除子女教育支出,是为了减轻有子女家庭的负担,政府没增加多少教育经费,但征收的税收减少了,指定用到孩子读书上,鼓励年轻人接受完整的教育。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费用基本靠财政解决,中国家庭子女的教育支出集中在高中、大学和幼儿园阶段,此举重点解决幼儿园、高中、大学的教育支出,鼓励大家读高中、读大学。
中国家长最愿意出的钱是子女教育,就是收入菲薄的民工朋友们,他们多数也愿意把钱花到孩子教育上。
扣除继续教育支出,是鼓励继续学习。扣除大病医疗支出,缓解居民大病医疗支出压力,扣除住房贷款利率和住房租金,是鼓励租房,鼓励刚性需求买房。
个税改革对房地产影响几何?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认为,房地产处于关键的转型期,房地产市场主基调是保持稳定,但个税改革似乎在刺激房地产业发展。果真如此吗?
草案中不明确的一点是: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是包含在5000元以内,还是额外扣除。
如果在5000元免税额以上,抵扣贷款利息,购房者将得到非常大的刺激。
引用网络计算,按照目前北京正常的收入水平和房贷情况,个人扣除五险一金后,收入通常在2万左右,购买一套房贷在150-200万左右的普通五环外商品房,月供水平在1万左右。
按照基准利率,1万贷款20年,月供在67元左右,其中24元是利息,也就是,如果贷款100万,每个月基准利率月供大约6700元左右,其中2400元左右是利息。
如果家庭月收入2万左右,月供在1万左右,基本上,个税可以降低2000多元,相当于月供降低两成左右。
其实,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房地产影响到底如何,没有明确结论。
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房贷利息抵扣是否只算首套,全额扣除还是限额扣除,这样的关键点并不明确。《草案》中提到的只有财政部部长的解读。这到底怎么回事?
我们只能从逻辑上推论。为了保障公平,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最可能的做法是,房贷利率抵扣针对个人或家庭的首套刚需住房,不会引发炒房潮。
逻辑上的古怪之处在于,一方面,房贷利率全面上升,抑制房地产市场发展,要让炒房者付出惨痛代价,另一方面,个税房贷利率抵扣,又有利于购房者。
本次个税改革对房地产到底影响如何?我们猜测,如果个税仅对首套房购房者进行扣减,既能有利于刚需购房者,又能避免房价疯涨,这也是比较符合当前中央对房地产的态度。但如果个税对所有购房者进行扣减,将极有可能助推房价的上涨。
后续方案将如何落定,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