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教育部公布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首批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南大学获批。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80910t)强调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能力的大数据人才。该专业重点培养具有以下三方面素质的人才:一是理论性的,主要是对数据科学中模型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实践性的,主要是处理实际数据的能力。三是应用性的,主要是利用大数据的方法解决具体行业应用问题的能力。
该专业包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及选修课程三大模块。其中专业基础课程涵盖了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理论知识。专业核心课程侧重数据分析、计算、计算机技术以及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包括了《数据科学导引》、《数据采集》及《大数据应用导论》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包括《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的算法》、《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等,同时也在应用方面开设了新兴的行业课程,例如《金融大数据应用》、《健康医疗大数据:理论与应用》、《交通大数据:理论与应用》等。
培养目标: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及技术,包括面向大数据应用的数学、统计,计算机等学科基础知识,数据建模、高效分析与处理, 统计学推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应用领域中大数据的了解,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数据分析与挖掘算法研究和大数据系统开发的研究型和技术型人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课程体系
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新增“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科专业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专业代码610215)强调培养具有大数据实践能力的大数据人才。该专业重点培养具有以下两方面素质的人才:一是工具的掌握,掌握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基本工具;二是数据分析能力,掌握实用数据分析和初步数据建模能力。
该专业包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及选修课程三大模块。其中专业基础部分侧重为语言和专业基础方面的课程,包括《大数据的python基础》、《linux系统基础》、《大数据的统计基础》等。专业核心部分涵盖了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方面的内容,包括《数据存储(mysql)》及《数据清洗》等课程。专业选修部分以大数据分析、开发及应用为重点,开设包括《数据分析导论》、《大数据行业应用导论》、《数据可视化》、《hadoop大数据平台基础》等课程。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培养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大数据相关技术,掌握大数据清洗和分析常用工具的使用,具有卓越的实践能力,能胜任数据清洗、数据存储、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系统开发与构建等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全国各类高校、高职院校已陆续开始围绕大数据专业建设展开研究并申报大数据专业。
作为交叉型学科,大数据的相关课程涉及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需要系统的大数据专业教材讲义支撑教学。
博雅大数据学院编写了《大数据分析的python基础》《数据清洗》《数据科学导论》《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大数据应用导论》《金融征信》《大数据的数学基础》《数据可视化》《深度学习:算法与应用》《健康医疗大数据:理论与应用》《交通大数据:理论与应用》等课程。
由欧高炎、朱占星、董彬和鄂维南合著的《数据科学导论》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陈永东撰写的《赢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产品、市场与管理的革命》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由陈永东与赵旭隆合编的《智能营销:数字生态下的营销革命已出版。
由阳翼撰写的《大数据营销》一书也于近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