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主要大型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汇总

国内主要大型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汇总
一、宝武集团(宝钢股份)
宝钢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后,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国内碳钢板材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制造能力、成本控制、用户服务、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
1、技术创新方面
持续实施以技术领先为特征的精品开发战略。2017年,宝钢股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产品开发、技术进步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2017年,公司r&d投入率1.85%,发明专利申请占比74%。
2、制造能力方面
聚焦品种拓展和质量改善,提升稳定制造能力,为新产品的用户认证、批量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以重点产品、重点工序、重点缺陷为抓手,加大质量攻关和质量提升力度,推进无缺陷板坯生产,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公司大力开展湛江钢铁品种能力拓展、梅钢技术支撑和宝武整合协同制造项目实施等工作,加速提升各基地制造能力。
冷轧汽车板国内份额均达到60%以上;取向硅钢b23r075、b30r090等产品成功应用于大型电力变压器;高端起重机吊臂用超高强结构钢bs1100e完成国内首单试制;抗止裂钢、船舶行业化学品船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管线行业镍基复合板、电力行业超宽不锈钢复合管板、核电及车辆行业同质复合板(超宽、特厚、大单重)等分别实现国内首家供货;bg155p高强度高韧性射孔枪管试制完成;开发出页岩气专用的110-125ksi钢级高强高韧系列套管,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3、成本控制方面
加大成本对标分析力度,提高多基地成本信息可比性,及时揭示成本改善潜力点,全年(定比2015年)实现成本削减61.1亿元。宝山基地持续从采购降本、制造成本下降、付现费用削减、降低现货损失等方面深挖降本潜力;梅山基地在优化资源配置上求突破,推进跨系统、全方位、多层次协同降本,探索产销研协同降本新模式;东山基地以“四个一百”为标杆,通过原燃料结构优化、降低进厂物流、维修费用源头控制等手段,体现成本优势;青山基地转变成本管控理念,建立成本变革规划推进体系,实现由成本局部改善向系统改善的转变。
4、用户服务方面
聚焦差异化竞争战略,依据“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行机制,继续开展营销人员技术服务资质认证工作,持续推进evi服务项目,强化用户需求管理与使用技术研究,技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继续以汽车板用户为试点打造智慧供应链,拓展推进长城汽车和东风日产的智慧供应链项目,贯通内外部系统,借助移动互联手段,创新标准周期下的智能订货、全程跟踪、柔性制造、供应链预警和协同处理,实现钢厂与下游汽车厂及配套厂间的供应链精益运营。
5、品牌建设方面
公司确立“创享改变生活”作为公司品牌口号,举行首次品牌发布会,向公众充分阐释并传递宝钢股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品牌内涵,打造良好的公司形象。组织参加第17届上海国际车展和第19届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现公司整体竞争力以及在技术创新、智慧制造等方面的强大实力。开展“绿动宝钢嘉年华”主题活动,积极传递公司在推动环保节能、打造城市钢厂方面的积极成果,让公众充分感知友爱的绿色宝钢。公司运用机场媒体、公众微信平台、各类专业展会及用户座谈会,构建产品品牌立体传播平台。
6、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
公司致力于打造钢铁绿色产业链,成为环境友好的最佳实践者。2017年,公司在改善环境、打造绿色工厂的主要举措如下:
①保持环保技改高强度投入。宝山基地完成一二期混匀料场ba、bb和辅料厂oa、ob封闭改造,完成自备燃煤电厂1号机组超洁净排放综合改造;梅钢炼铁厂三号烧结机烟气脱硫项目、脱硝及配套设施系统改造主体工程建成投运,完成1a1b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②推进固废加工处置工作。宝山基地钢渣加工中心项目地渣生产线、滚筒渣生产线投产,完成电厂2号锅炉掺烧废乳化液能力改造。
③推进实施厂区绿化项目。宝山基地完成绿化建设面积30.8万平方米,其中新增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梅钢新增绿化景观和集中绿地人文景点面积18万多平方米。
④推进绿色能源项目。宝山基地三烧结orc发电和原料大棚光伏发电项目基本建成,厂房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获世界钢铁协会可持续发展卓越奖提名。
二、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1、装备和产品优势
公司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主业装备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和大型化,整体工艺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在钒钛冶炼和钒产品生产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公司具备国内品种规格最全的棒材、冷热轧板材及深加工能力,产品结构丰富,应用广泛,享誉国内外。2017年,公司低合金高强度冷轧钢带hc340la、连续热镀锌钢带等17项产品荣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认定的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燕山牌”钢筋获得中国建筑协会和兰格钢铁网共同组织评选的“重点工程建筑钢材推荐品牌”;冷轧低碳钢带、焊接用盘条、热轧带肋钢筋三项产品荣获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全系列钒铁、钒氮合金连续两届被中国质量协会授予“国家冶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称号。
2、绿色发展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为人类文明制造绿色钢铁”的环保理念,大力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加强能源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实现人、钢铁、环境的和谐共生。核心企业被誉为“世界最清洁钢厂”,被国家工信部树为钢厂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典范。凭借“城市中水替代地表水、深井水作为钢铁生产唯一水源”项目,公司获得了2016年度世界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卓越奖。公司核心生产厂唐山分公司、邯郸分公司均入选国家工信部公布的绿色制造企业。
3、技术优势
公司建立了科技创新体系和工作机制,高端品种研发成效显著,2017年公司成功开发出第三代超高强汽车钢qp980等10余个新高强钢品种,具备了1000兆帕级以上超高强、超深冲钢生产能力;世界首条“亚熔盐法高效提钒清洁生产线”投入运营,并入选国家2017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2017年公司共申请专利774项(其中发明专利320项);获得专利授权326项,申请计算机软件116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创新》等18项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荣获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
4、区位优势
公司地处华北地区,环京津、临渤海,经济发达,交通便捷,“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以及雄安新区未来的建设,将会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三、鞍钢集团公司
1、资源保障优势
鞍山周边地区铁矿资源储量丰富,鞍钢集团下属的矿业公司目前掌控的铁矿资源储量约为88亿吨;拥有2.3亿吨/年采剥生产能力、6,500万吨/年选矿处理能力,居国内首位,世界前列;采矿技术国内领先,选矿技术国际领先,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2、技术、装备能力
公司鞍山本部厂区主体生产工艺和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体装备现代化、大型化。在钢铁工厂建设和施工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鲅鱼圈钢铁分公司工艺装备和技术先进,布局紧凑,绿色发展具有较好基础,主要技术指标国内领先。
3、科技创新和产品发展能力
公司产品种类、规格较齐全,且具有一定的差异化优势,品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对用户提供配套服务上具有较强的优势。板材产品实力相对较强,汽车板、家电板、集装箱板等产品行业领先。可稳定生产用于汽车外覆盖件的高等级表面冷轧及镀锌汽车钢板。综合研发实力位居钢铁行业领先地位。
4、技术引领能力
公司在以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和专有技术数量为标志的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在冶金行业位于第一梯队;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中承担重要角色。2017年,公司核心专利布局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在开展“中厚双相不锈钢板生产工艺”等专利专题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在“钢铁水旋转喷吹工艺”、“煤压实工艺”、“复合脱氧剂的制造工艺及其应用”、“热轧复合板”、“锌系镀层热成形钢板”等技术领域申报专利42件,在重点技术领域形成专利群,为优化公司核心专利技术合理布局奠定基础,为公司专利战略制定、实施提供了依据,为提高科研工作效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组织14个项目(22个课题)入选201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
公司成为“低温高压服役条件下高强度管线用钢”项目和“高强耐蚀车体和高铁转向架构架用钢关键制造与应用技术”等10个子课题牵头单位。“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大型集装箱船用钢全流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等4项成果获冶金科学技术奖;“转炉流程生产高合金洁净钢关键技术及集成和产业化”等7项成果获2017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奖;“鞍钢冶金粉尘再资源化清洁利用集成冶炼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8个项目获鞍山市科技进步奖。“新一代铁路车辆用耐蚀钢全流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等4项科技成果2项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2项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5、企业文化整合能力
鞍钢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涌现出孟泰、雷锋、王崇伦以及新时期的郭明义、李超等先进模范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在悠久的企业发展历史中形成以“创新、求实、拼争、奉献”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对团结队伍、凝心聚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博大精深,是鞍钢几代人精神的概括、提炼和升华,具有丰富的内涵包容性和宽广的外延辐射力,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作风。在新的时期,企业文化不断充实新时代内涵,以优势文化、创新文化、竞争文化、和谐文化的鲜明个性色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四、首钢集团
1、技术装备方面
迁顺基地拥有2座2650m3高炉、1座4000m3高炉,采用了大型高炉布料、全干法除尘、制粉并罐喷吹、零间隔出铁等多项国际前沿的炼铁技术,入炉焦比、喷吹煤比、高炉利用系数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直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五座210t转炉,四台双流板坯连铸机,以及相配套的lf、cas-ob、rh真空精炼炉等设备,在国内钢铁企业中率先实现了“一键式炼钢”、“一键式精炼”,并创造性将“机器人”引进钢铁生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热轧系统是国内技术水平、节能环保水平、自主集成创新水平均最高的生产线之一。硅钢产线拥有酸连轧机组、连续退火机组、常化酸洗机组、二十辊轧机等生产机组及酸再生等公辅配套设施,总体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京唐基地临海靠港、运输便捷,最大限度地缩短物流运距,各工序紧密衔接,流程紧凑,被国际专家评价为目前世界上大型钢铁企业最佳流程。集中采用了高效率的大型装备:7.63米特大型焦炉亚洲最大,设计年产焦炭420万吨。采用德国奥图泰公司的带式焙烧机工艺技术,1台有效焙烧面积为504m2的带式焙烧机,设计年产成品球团矿400万吨。2座5500m3高炉,设计年产生铁898万吨。2座300吨脱磷转炉、3座300吨脱碳转炉、2台2150mm板坯连铸机、2台1650mm板坯连铸机的炼钢厂,设计年产钢970万吨。热轧生产线、冷轧生产线以及制氧机等,都是先进的大型装备。这些装备构成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运行系统。国内第一家采用热法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7.21%,基本实现零排放,可日产5万吨,每年节约淡水2400万吨。自主研发高炉无料钟炉顶,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联合研发顶燃式热风炉,风温最高1300度;自主研发高炉—转炉界面“一罐到底”技术;自主创新“全三脱”炼钢工艺,打造出国内第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洁净钢生产平台。京唐基地采用了220项国内外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达到了三分之二,是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工厂,同时也是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
2、技术创新方面
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攻关,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形成了成套铁素体轧制技术,高炉大球比冶炼技术,解决了工艺技术瓶颈。转炉复吹攻关团队持之以恒,全炉役复吹比100%,重要的质量标尺——转炉碳氧积0.00188,跨入国际领先行列。炼钢if钢≤1200℃出炉比例90%以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炼钢“飞包”技术日趋成熟,钢种连浇炉数显著提高。实现汽车外板常态化生产,具备双面o5板制造能力。热轧产能及薄规格稳定性提升,硅钢品种在炉时间大幅缩短。双相钢dh780+z等7个产品实现国内首发,其中2个产品全球首发。2017年获得专利授权219项,其中,发明专利94项,实用新型专利125项。《特高压变压器用高磁感取向硅钢全流程板形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等7项技术成果分获北京市、中钢协科学技术创新奖。“煤-煤气混烧锅炉双尺度低nox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冶金科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