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百家号作者:骑牛摆渡
医药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增速提升
2018年3月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同比增长15.80%(2017年3月 11.00%),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长22.50%(2017年3月13.40%),利润总额提升速度快于营收的提升速度,行业盈利能力正在逐步提升。我们认为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提升,主要原因在于医药工业内生增长和规模以上企业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根据 wind 的行业运行数据显示,2018 年 1-3月份,医药生物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年营收>2000万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22.50%,我们认为不考虑化学原料药板块的影响,非原料药的医药生物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为 15-20%,虽然原料药板块受益于环保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但我们判断原料药板块对医药工业收入增速贡献不大。
上市公司业绩 :业绩趋势向好,板块分化明显
2018 年一季度医药生物行业扣非净利润增速为33.37%,化学原料药、医疗服务跑赢行业平均增速,分别为 162.71%、52.32%,化学制剂、中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平均增速均超过 20%,分别为 27.33%、21.32%、24.23%和 26.29%。
化学原料药受益于提价,2018 年一季度增长明显
2018年q1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42%、147.15%、162.71%,增幅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受益于环保政策趋严,短期供货紧张引发价格上涨,同时由于新进入者的进入周期变长和政策壁垒变高,我们判断次轮提价的周期相比以往持续性更强。
个股方面维生素类生产企业表现抢眼,花园生物、新和成、金达威、浙江医药等维生素生产企业2018年q1季度业绩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2016年q4化学原料药板块的增速开始下滑,到2017年下半年,受益原料药产品提价,行业利润增速开始反弹,2018年一季度实现阶段性的高增长。我们认为2018年原料药行业仍将处于高景气周期,同比2017年有望延续业绩快速增长。
化学制剂增长平稳,个股分化明显
2018 年化学制剂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32.32%、29.33%、24.23%,整体来看业绩表现平稳(归母净利润不考虑 2017 年丽珠集团等变动较大的个股)。个股方面分化明显,2017 年恒瑞医药、丽珠集团、华润双鹤、济川药业等个股扣非净利润增速较快,均保持了 20%以上的增长速度。展望2018年,我们认为创新研发能力强,拥有优质大品种以及渠道影响能力的化药龙头竞争力能更强,我们看好具有丰富的研发管线、产品储备丰富以及国际化道路快速发展的化药制药企业,行业强者恒强的局面将继续保持。
中药板块持续增长,otc 品牌企业实现高增长
2018年中药板块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1.04%、23.27%、21.32%,中药板块扣非净利润实现稳健增长。从 2016q2 开始,中药板块就一直保持稳健增长,其中拥有品牌的 otc 类企业表现抢眼。随着消费升级趋势到来,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更高,价格相对不敏感。otc 企业通过品牌产品提价或加强营销拓展实现产品的量或价的提升。
生物制品板块实现较快增长 ,疫苗板块表现突出
2018 年生物制品板块q1 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37.59%、26.62%、29.43%。个股表现方面,智飞生物、长春高新、通化东宝、安科生物等个股 2017 年与 2018年 q1 季度扣非后净利润均实现了 30%以上的较快增长。子板块方面,疫苗板块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智飞生物、康泰生物、长生生物等业绩维持向上趋势。我们认为具有优秀品种储备以及良好竞争格局的企业在未来有望持续受益行业景气度的提升。
受益两票制的执行,医药商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18 年医药商业板块q1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1.21%、16.99以及17.28%。整体来看,医药商业板块整体增长稳定,受两票制影响,医药流通企业调拨业务增速放缓,纯销业务受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实现了较快提升。具体从医药流通和医药零售子行业来看,医药零售企业比如益丰药房、老百姓以及大参林等企业,在营改增、处方外流等背景下,行业跑马圈地加速,各家企业纷纷布局处方外流以及创新模式的开创等;医药流通企业在两票制影响下,小的经销商逐渐被淘汰以及被并购,利好纯销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总的来看,医药商业板块受政策的影响较大行业整体向更高集中度发展,未来全国性龙头、区域性龙头有望凭借整合优势,率先领跑行业发展。
医疗器械板块分化明显 国产替代利好研发能力较强标的
2018年医疗器械板块q1营收、归母净利润以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8.79%、20.19%、26.29%的增长。2017年以及2018年q1 季度,医疗器械板块个股呈现分化态势。三诺生物、万东医疗、万孚生物、乐普医疗等个股2017年以及2018年q1季度业绩均表现靓丽,显示了较好的成长性;随着国产器械进口替代的进程进一步推进,国产医疗器械迎来行业发展的快速增长的机遇,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已经具备了和进口品牌同台竞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