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市系、国企系平台的p2p爆雷后,就连有“百年家族企业”背书的启蓝控股也被疑崩盘。目前,该公司网站疑似被维权者“接管”,他们怀疑老板一夜间跑路,据说有24亿本金还未被追回……
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作者:佘铠怡,编辑:梁爽,设计:甄开心,实习生:陈雪莹
随着网贷平台爆雷潮愈演愈烈,所谓的上市系、国企系平台纷纷被打脸,让投资者大跌眼镜。杭州有这样一家企业,主打情怀路线,利用百年家族企业背景,赌上四代人的经商祖训,赢得了一众街坊的信任。
可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它的老板竟然疑似在一夜之间跑路,投资人等到的,是一份私下流传的、没有企业公章的清盘公告。维权者称,此次事件牵涉的出借人有9000余人,未付本金达24亿元。
年过七旬的黄伯就是众多的维权者之一……
当地家族企业就信得过吗?
“本想着它是杭州本土企业的楷模,我可以放心地投入,跑得了和尚跑不掉庙,谁知……”黄伯一声叹息。
他口中的杭州本土企业名叫启蓝控股,它的前身是杭州当地一家颇有名望的家族企业——元泰丝绸坊。元泰丝绸坊由汪淑贞女士于清朝光绪二十年创办,是当时杭城四大绸庄之一,如今已经历了汪家四代人的传承。
在2009年的时候,号称“元泰第四代传人”的汪麟宣布为了丰富家族产业多元化建设,支持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汪家开始踏足新兴金融业, 启蓝控股正式成立了。
此后,元泰丝绸坊和汪家开始大规模在媒体曝光。2009年末,“汪家四世同堂”铜像在杭州西湖大道建成,这是杭州第一次以市民为原型的铜像,当时,《杭州都市快报》报道,汪家是中山路变迁的见证。而后,央视《百姓故事》栏目组还特地来杭州拍摄汪家的故事,到了第二年,汪家作为“浙江丝绸代表家庭”入选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浙江展馆。
▲以汪家为原型的“汪家四世同堂”铜像,如今已面目全非。图片来自网络。
由汪麟控制的启蓝控股顺势成为2015米兰世博kip国际馆特许合作伙伴,《杭州日报》刊登《从丝绸世家到新兴金融企业的华丽转身》一文,肯定了启蓝的成功转型。
随着元泰丝绸坊和汪家的名气不断积攒,凭借“百年字号家族企业背景”的标签,启蓝一路混得风生水起。“启蓝他们家就是开丝绸坊的,在当地很有名,很多媒体都有报道。”黄伯指着启蓝宣传单上的汪家铜像说道。
黄伯是一名外来务工农民,五十年前,他只身一人来到杭州城打工。退休后,他靠每月微薄的退休金度日,平日里还做点散工帮补家用。“我和我老伴儿俩都很省,一张纸巾都撕开两半来用”,黄伯说道。本想着就这样省吃俭用,两夫妻也能在这小城里安度晚年了,可生活却向黄伯一家开了个玩笑。
成立初期,启蓝以线下推广为主,它悄然间在杭州各大社区布局了数十间金融超市,声称为当地居民提供金融咨询以及便民服务。谁知,这一个个金融超市,却成为了埋在社区老人身边的定时炸弹。
▲2014年就有媒体报道称,启蓝投资在杭州开出17家社区金融超市。图片来源:都市快报。
刚开始时,这些金融超市会定期举办一些惠民活动。适逢过节,他们会给社区老人派送小礼品,到了周末,还会组织他们去启蓝旗下的物业参观。通过这样的互动,业务员很快就取得了社区老人们的信任。
由于金融超市每天营业到晚上8点,它慢慢成为了老人们茶余饭后关顾的场所,而他们讨论的话题,开始围绕着如何利用家里的闲置资金展开了。利用这个机会,业务员开始向老人们推销启蓝的产品,长此以往,小区越来越多老人瞒着家里人,加入到了启蓝的投资者队伍。
在2014年,黄伯把自己多年来的积蓄,总共41万元,一次性注入了启蓝。“当时我们社区很多大爷大妈都投了,他们都说把钱放在银行就会贬值。”七十五岁的黄伯诉说着自己投资的初衷。
和黄伯一样,阿琳也是2014年开始接触启蓝的,当时启蓝在她工作的商场做地面推广活动,她籍此机会认识了启蓝的业务。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她对启蓝一直持观望态度。她认为,启蓝的利率实在太高了,最高的时候大概有18%到20%。
在接下来几年,眼看着当初认识的业务员已摇身一变成为启蓝的分支机构经理,身边的朋友也都在这宗买卖里尝到了甜头,阿琳以为自己终于等到了要出手的机会。2017年,阿琳将自己辛苦创业积攒的积蓄,分两次注入了启蓝控股,一共投了32万元。
本钱都投进去了,向谁追讨?
今年7月26日,阿琳突然被拉进了一个维权群,她被告知启蓝控股的老板跑路了,此时离她的存款到期还有两个月。据业务员反映,直到7月25日下午五点,当天到期的款项仍迟迟没到位,他们致电总公司的时候,才发现启蓝如今根本拿不出钱,疑似崩盘。他们当天就前往滨江派出所立了案,而启蓝法人汪麟则一直处于失联状态。
随着启蓝内部员工私下流传出一份没有盖有公章的《关于启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良性退出的公告》,启蓝崩盘似乎已成实锤。“如今什么都没了,只得重新开始了。”这位三十出头的中年女人留下一句叹息。
事发之后,阿琳加入了由受害者自发成立的维权委员会。每天下班后,她都会和一些投资人碰面跟进启蓝事件的进展。据维权者披露,此次事件牵涉的出借人有9000余人,其中中老年人占多数,未付本金达24亿元。
“为什么启蓝的老板要逃?”阿琳还始终想不明白。
事实上,虽然启蓝一直对外宣传,自己的前身是元泰丝绸坊,但资料显示,启蓝和元泰丝绸坊并无实际联系。元泰丝绸坊自1990年更名为吉祥坊,而杭州吉祥坊丝绸有限公司的绝对控制人是汪鹏。
脱去家族企业的外衣,启蓝自身的实力似乎有点“名不副实”。天眼查资料显示,启蓝共对外投资15家公司,涉及汽车、旅游和科技领域,但是这些公司大都是新生企业,最早投资的杭州卓茂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也仅成立于2014年。然而,在启蓝的宣传资料中,它却宣称自己旗下拥有近50个品牌企业,有夸大宣传的嫌疑。
▲启蓝控股对外投资的公司。图片来源:天眼查,点击可看大图。
再者,令人疑惑的是,在2015年,汪麟和赵怡竟成立了一家杭州启蓝投资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和启蓝控股并无直接联系。据维权委员会成员反映,他们从警方口中得知,汪麟和赵怡在7月24日早已出境。
如今距离启蓝被爆爆雷,一个多月已经过去了。阿琳仍在为维权委员会的事情奔波。
而老王则离开了奋斗五十年的杭州城,回到了乡下过点小日子。
本金追讨之路仍道阻且长。
版权声明
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版权归无冕财经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