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中小企业如何应对白酒产品的涨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于是大家开始关注健康、养生和品质的生活。然而这时人们往往会忽略了另一个关键的因素——物价上涨,有这个原因存在,消费水平的提升跟生活品质就是两码事了。比如我们现在挣钱多了,喝酒档次也应随之提升,恰好是为了与之相对应,今年一部分白酒企业开始提价,愈演愈烈,遍及整个白酒行业,看起来由知名白酒企业主导的现像,已要成了今年的行业趋势。随后相关人士经过数据分析提出了白酒行业回暖的结论。正是因为高仿茅台的迅猛发展,所以给行业也带来了新的契机。
产销关系
近几年白酒产量仍是逐年增长,只不过是增长速度放缓;而对于需求,大家比较认同的一个说法是总量封顶,略有下滑的状态。实际上仍是供大于求,这样一个市场供需的关系下,白酒仍出现提价行为,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市场现象。
其实现在提价的主流白酒企业,都已为涨价做好一定的前置工作。在前两三年里,他们一直都在砍品类去库存,控量控价,加强了对市场的管控,同时加上一直以来坚持的控制产能等手段,使一部分热卖的白酒产品在供应上出现了严重的缺口。所以他们有权主动对热销品类进行了提价。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白酒产品的涨价
全国白酒生产企业有几万家,进入统计的企业只有1500-1600家,在这个基础上,这1500-1600家白酒企业2016年总计完成的销售收入为612574亿元,而提价的那些白酒企业营收占比也不超过10%多一点。这么看来,如拿市场份额说,他们哪有啤酒的品牌集中度高,泸州、郎酒的行业说服力怎么能比得上青岛、雪花?那么,众多中小企业凭什么要被他们带领?
知名白酒主导的提价行为其实是一个坑,他们在用实力请君入瓮。知名白酒企业有着好的资源配置和资金实力,规模化的生产使原材料成本上涨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小,且他们的产品方阵都是高端白酒+核心产品+大众白酒,只不过他们的大众酒在区域竞争中处于弱势,这也是小企业的命脉所在。如果小企业、本土企业顶不住成本压力涨价,会出现什么状况?不难想象,因为现在各地的白酒品牌占有率就是这样,知名白酒在中高端一枝独秀,大众价格带在胶着的竞争中,如果因为涨价失去竞争力,输掉这个战场的话,基本上可出局了。
提价行为绝不是行业回暖的状态,而是分化严重的一种表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好在白酒行业领导者们的影响力并没到决定行业走向的地步,所以中小企业还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对于涨价行为绝不能盲从,要认识到那只是强者玩的游戏。面对知名白酒的挤压式增长,涨价并不是醉好的应对手段,适合我们的,只能利用手中的砝码,与之展开非对称的竞争,就在自己的主场,通过聚焦、创新、灵活、快速的非对称营销方法,建立起自己独有的优势,先防守再图反击,这才是目前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