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启动了一场“一级道路竞赛”。市区18条“一级道路”每个月都将接受一场详细测评,并最终在年底的“总决赛”上进行火热PK。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城市道路逐步达到精细化管理程度,从今年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正式推出《南湖区城市道路市容分类分级管理方案》。根据市区街道(七星除外)的功能区分、道路所在区域的社会影响程度等情况划分道路等级,分为一级道路、二级道路和三.级道路,实行等级分类管理。
“经过前期系统排摸,我们将禾兴南路、少年路、中山东路(建设段)、越秀南路、吉水路、中山东路(新兴段)、洪兴西路、洪波路等18条城区主要道路(段)作为‘首推阵容’,将其率先打造成一级市容管理示范路,做到街面、立面整洁有序。”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每条“一级道路”由一名执法人员“认领”管理,并为其搭配“队伍”进行日常管控。
在“一级道路”管理过程中,一改往日“单向执法”,转化为“双向互动”,通过党员志愿者、城管“老娘舅”、城管“一日体验”等多种形式,使广大经营户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提高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在“一级道路”管理中,各街道中队纷纷出“妙招”:针对中山东路人行道违停车辆较多的情况,建设中队在路边设置路障、隔离桩,向沿街商家发放文明停车告知书,引导车辆就近停入周边停车场等;针对东方路电动车辖区内电动车店常年占道经营的情况,解放中队采用发放宣传通知书,约谈电动车经营户,通过“座谈会”形式听取经营户意见,并向其制定统一摆放标准等;针对望湖路上的汽车维修店轮胎占道问题,东栅中队则对违期未清理的门店进行立案查处,养成经营户自觉定期清理的习惯。
同时,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还组成了一支“执法办案组”,抽调市区各中队一名执法骨干人员组成,由局执法办案科统一调度,主要针对18条“一级道路”的顽疾问题进行“专案办理”,成为中队道路管理有效的补充力量。
这几天,越秀南路、吉水路等路段每天都会出现这支由7人组成的“执法办案组”,针对道路上越门经营、占道设摊等违规行为,他们进行“专项主题办案”,着重开展“攻坚”,清除街面乱象。自3月10日至今,已立案查处越门经营案件20余起。完成任务后,“执法办案组”又将赶赴下一个街道进行集中办案。
据悉,开展道路分级管理以来,各重点道路面貌改善明显。根据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方案设定,计划设置道路分级比例:2017年为1:3:6;2018年为2:4:4;2019年为3:4:3,道路管理分级处于动态变化中,根据实际管控成效适时进行调整。全区共计城市道路160条,今年除划设18条“一级道路”之外,分别设置“二级道路”55条,“三.级道路”87条。随着“一级道路”争创工作推进,二、三.级道路的管控也将及时跟进,根据“一路一策”方针,充分实现“重点路段和重点部位管严、主次干道管好、背街小巷管活”的总体目标,助力嘉兴现代田园城区建设。